侯鸿亮|从胡歌王凯到张艺兴,正午阳光选角背后的市场化之路( 二 )


果然每个优秀企业的背后最终都会有两个老板:一个姓马、另一个也姓马 。
那么在阿里和腾讯间接投资下 , 正午阳光为何多年没有走向快速资本化?
其实正午阳光就走过一回弯路 。
资本注入后的摊子铺大了 , 问题也就多了 。 2016 年 , 正午阳光一年共有 5 部剧开机拍摄 , 远远超过往年的数量 。 其中 , 多部剧集接连刷新正午阳光出品剧集的最低评分纪录 , 最后由《欢乐颂 2》以豆瓣 5.4 的评分摘得"桂冠" 。
侯鸿亮|从胡歌王凯到张艺兴,正午阳光选角背后的市场化之路
文章图片

这无疑为正午阳光敲响了一记响亮的警钟 。 好在正午阳光自身也意识到问题所在 , 及时将跑偏的轨道掰了回来 。
最终正午阳光壮士断腕 , 放弃了可以说是香饽饽的艺人经纪 , 于 2017 年 9 月宣布取消艺人经纪部 , 原本从属于正午阳光的王凯、靳东等艺人和其不再有艺人从属经纪合约 。
对于此事 , 侯鸿亮在采访中表示 , 正午阳光是一个内容公司 , 从艺人经纪的职能来讲 , 公司是不合格的 。 他也表示 , 正午阳光并不排斥流量艺人 , "人好戏又好"是唯一要求 。 当然 , 正午阳光所秉持的演员片酬不超过一部戏整体成本 50% 的制作原则 , 就已将众多流量艺人排除在外 。
资本对于内容制作方就像寒冬里的一堆火 , 只有适合的距离才能取暖 。 最好用石子垒砌围墙包着火 , 以免不小心让它点着衣服 。
经此一役 , 正午阳光深刻明白走向资本化的两面性 。 此后 , 正午阳光再次专注于内容创作 。
影视行业可以说是资本最为关注的行业之一 。 在利益和曝光度的驱使下 , 大量资本涌入 , 而国产剧市场也日渐臣服于资本 。 众多影视公司谋求上市 , 后起新兴公司大力融资 , 知名制作团队大量承制导致作品良莠不齐 , 稍有名气的演员大涨片酬急于变现 , 大家都在追逐资本 , 并最终被资本所控制 。
但资本并非万能 , 曾经背靠国内三大互联网巨头的优爱腾 , 这三大视频网站十年烧了一千亿 , 也没能烧出个结果来 。 而如今优酷与阿里的十年之期已至 , 还没能真正盈利的它又将走向何处?
和当下的快节奏不同 , 正午阳光在剧本选择上精益求精 , 编剧与演员演技、镜头与画面应用、道具与后期制作 , 无一不渗透着纯熟的良心保证 。 有心、用心的正午阳光也再次被观众选中 。
2018 年 , 正午阳光带着《大江大河》和《都挺好》又杀了回来 。 在第 25 届白玉兰奖上 , 10 个国内电视剧奖项 , 正午阳光旗下作品拿了 7 个 , 《大江大河》与《都挺好》两部剧集同台对打 。 2020 年的《大江大河 2》依旧保持了高水准 。 而 2021 年的《山海情》和今年的《开端》再次将正午阳光推向国产剧王座 。
侯鸿亮|从胡歌王凯到张艺兴,正午阳光选角背后的市场化之路
文章图片

年轻流量演员的加盟也并没有让正午阳光驶向市场陷阱 。 就连时常被网友调侃为正午阳光下限的张开宙导演 , 也将年轻演员们用出了效果 。 去年他执导的 , 由白宇、宋祖儿、毛晓彤、张晚意领衔主演的《乔家的儿女》在口碑和热度上表现都相当不错 。 当然 , 这一切都建立在拥有一个好剧本的基础上 。
走到今天 , 正午阳光俨然成为了资本狂欢下 , 影视行业中的一股清流 , 剧剧叫座 , 口碑与热度正向循环 , 成为国产剧良心的存在 。
在正午阳光身上 , 我们看到 , 能坚持内容为王 , 持续生产优质内容 , 就会被资本追逐 , 而不是看资本的脸色 , 仰其鼻息 。 当自身实力够强 , 心甘情愿让资本方掏钱且不干预创作也不是不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