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寻找一体化防控环境犯罪路径( 二 )


第三,这是一本有力度的书,紧扣问题导向,有效回应了环境犯罪涉及的各种法律理论及现实问题。例如,针对行刑衔接中存在的大量行政执法不力、案件移送不足、以罚代刑、刑事司法机关介入难等问题,作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行刑衔接失衡、机构功能缺失、外部机制运行不畅,应当强化行政执法的独立性、减轻刑事司法对行政执法的依赖性、强化规范指引、夯实基础工作、强化检察监督,以充分发挥环境法和环境刑法之功能,有效处置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构建行政和司法和谐运作的惩治和预防机制。针对环境犯罪案件侦查中存在的案件线索来源狭窄、管辖争议、侦查主体能力素质不强、设备相对落后及侦查措施运用不足等问题,作者认为应当强化顶层设计及支持、广辟线索来源、协调管辖冲突、加强侦查主体及设备建设、优化侦查方式及协作机制、改进侦查措施等,以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维持生态环境良好状态。针对环境犯罪立案难、起诉难、举证难的特点,作者认为应当最大限度发挥检察机关职能,通过拓宽线索来源强化立案监督,及时介入强化强制措施和取证行为监督,依法审查起诉强化案件“推送”职能,以及拓展诉权在环保诉讼中的应用实现更大作为,推进环保检务专门化和建设专门环境检察机构等,这就为环境犯罪检察工作提出了全口径、全流程的完善路径。针对环保案件处理不统一等发展困境,以及环境案件审判管辖的滞后性,证据审查、认定难度较大等问题,作者认为应当完善环保法庭制度,出台相关法律、明确受案范围、畅通案件进入司法程序渠道、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集中审判管辖;同时完善审判程序,健全完善环境刑事案件的立案、庭前会议、庭审、量刑等环节,以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之司法目的。
此外,本书的研究方法合理,采用了比较研究、历史研究、统计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使得环境犯罪防控对策的研究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总之,本书观点鲜明、结构合理、论述深刻有力,对环境犯罪防控这一主题作出了科学系统、全面充分的研究和思考,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远煌)
(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