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国学考试$1932年,清华国学考试出上联“孙行者”,多人交白卷,仅一人满分( 二 )


答题的人并不一般,那么出题的人也非同小可。出题者叫做陈寅恪,是非常著名的史学家,主要研究古典文学和语言学,其文采横溢,平日里喜好作诗。
当时清华大学有“四大哲人”,分别是陈寅恪、叶企孙、梅贻琦、潘光旦,陈寅恪确实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人物。
这场入学考试,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刘文典特地请了陈寅恪,陈寅恪并非一般人,所以出的题目自然不一般。陈寅恪除了在清华大学任教以外,他在多所高校都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除了汉语之外,陈寅恪还熟悉英文、日文、法文、德文等大众语言以及突厥、蒙古等小众语言。
清华国学考试$1932年,清华国学考试出上联“孙行者”,多人交白卷,仅一人满分
文章插图

陈寅恪凭借其丰富的阅历以及见识,能够想出如此题目倒也正常,其语言天赋在常人之上,就连著名的思想家梁启超都谦虚地表示陈寅恪的才华在其之上。
除此之外,陈寅恪在大学里的行事风格与其他教授也不一样。除了语言学之外,陈寅恪对宗教、历史等都有自己独到的研究,所以他也成为了清华最受欢迎的教授。、
可陈寅恪非常古怪,给自己立下了“四不讲”的原则;“前人说过的、近人讲过的、外国人讲过的、本人讲过的,都不讲。”
也就是说,陈寅恪只讲一些新鲜的事,这引来了大批“狂热粉丝”,包括著名教授朱自清和冯友兰皆是他的学生。
清华国学考试$1932年,清华国学考试出上联“孙行者”,多人交白卷,仅一人满分
文章插图

1932年正值白话文盛行的年代,而“对对子”明显和白话文这一大环境不相符。当时就有很多学者针对清华大学入学考试考“对对子”的事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他们认为这是在走历史的倒车,实在泯灭无数为白话文运动奉献的人的努力。
对于这件事,陈寅恪也做出了自己的解释。“第一,测试考生对汉字中虚词和实词的分辨以及运用;第二,从文字发音的角度,考察了考生能否区分文字的平仄声;
第三,测试考生的知识储备,足够的储备才能回答出问题;第四,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陈寅恪成功靠着四条解释服众。
清华国学考试$1932年,清华国学考试出上联“孙行者”,多人交白卷,仅一人满分
文章插图

其实陈寅恪一道题目是有出处的,他借鉴了最喜欢的诗人东坡先生的诗“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
韩愈,唐宋八家家之一,字退之,韩退之就是他的大名。卢行者则是中国著名的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俗名,他的本姓就是姓卢。
韩和卢这俩字不仅仅是百家姓之一,韩卢还是战国时代矫健善驰的好劝,行和退是相反的动词,者和行则是虚词。
清华国学考试$1932年,清华国学考试出上联“孙行者”,多人交白卷,仅一人满分
文章插图

结语
陈寅恪完美借鉴了这首诗,他从诗中提取到对联中,这是文学体裁之间的完美转换。
【 清华国学考试$1932年,清华国学考试出上联“孙行者”,多人交白卷,仅一人满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所接触到的可能只是知识星辰中的一颗星,这些都是前辈们留下的珍宝。我们应该继承中华文化,然后将它们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