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遗址@红星专栏|陈建立:应用现代科技 三星堆青铜器研究的新成果( 二 )


三星堆遗址@红星专栏|陈建立:应用现代科技 三星堆青铜器研究的新成果
文章插图

青铜纵目面具
孙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和苏荣誉(中国科学院传统工艺与文物科技研究中心主任)两位先生认为,三星堆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本源是商周青铜器铸造技术,即泥范铸造法。随着三星堆遗址和祭祀坑的发掘,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青铜器工艺信息被科学揭示出来。
三星堆青铜器合金配比
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北京大学等研究团队分别对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出土数十件青铜器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合金类型有纯铜、锡青铜、铅青铜和锡铅青铜等,但在铜容器中没有出现铅青铜,且本地风格的铜器铅含量普遍高于中原特色的铜容器,而锡含量则相对低于后者,反映出两类器物可能存在不同合金配比技术。
三星堆遗址@红星专栏|陈建立:应用现代科技 三星堆青铜器研究的新成果
文章插图

青铜大立人像
与汉中、殷墟等其他商代青铜器相比,三星堆青铜合金有其自身特点,间接说明生产三星堆青铜器的工匠们已经掌握了铜锡铅及其合金配比的有关知识。金相组织分析表明,三星堆青铜器均为铸造成型,其中大部分器物显示出受热特征组织,可能在埋藏之前经过焚烧,祭祀坑内发现的大量燃烧后的灰烬即是明证。
三星堆青铜器来源
青铜器的生产体现了不同地区资源、技术与文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其来源可分为两个问题进行讨论,一是铸造青铜器的铜、锡、铅等金属原料产地,二是青铜器的生产地。
三星堆遗址@红星专栏|陈建立:应用现代科技 三星堆青铜器研究的新成果
文章插图

三星堆遗址平面图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铅同位素比值考古第一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金正耀先生在河南、江西、陕西等地商代青铜器中发现使用了高放射成因铅资源,经比对,这些铅同位素比值数据与云贵川交界地区铜矿的数据相似,据此提出商代青铜器矿料来自“西南地区”,而当时三星堆祭祀坑青铜器尚未出土。
三星堆青铜器经检测后,高放射成因铅占比较高,显示出与其他商代青铜器铅料资源有相同的来源。后有学者陆续提出青铜器原料可能来自长江中下游、中条山、秦岭甚至非洲等地区,争议不断。
三星堆遗址@红星专栏|陈建立:应用现代科技 三星堆青铜器研究的新成果
文章插图

青铜扭头跪坐人像
现在看来,东秦岭地区最有可能,而非洲说则最不符合科学逻辑。迄今在三星堆遗址范围内虽发现有铜渣等线索,但尚未确认有青铜器生产作坊。崔剑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长聘副教授)等综合铅同位素数据、合金成分分析以及铸造工艺考察,认为包括铜像在内的所有铜器都是从外地实物输入三星堆的或者是外地工匠携带矿料来三星堆铸造的。
但根据以上研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星堆青铜器生产所涉及的原料来源和流通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与三星堆遗址相关的青铜冶铸遗址的调查、发掘与系统研究。据悉,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开始。
结 语
三星堆青铜器的功能、制作技法及来源研究充分体现了现代科技获取科学数据的重要作用,也充分说明三星堆青铜器与中原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密切联系。
毫无疑问,现代科技功能强大,获取数据便捷,利用多种检测手段分析考古资料,可产生多维度、海量检测数据。而如何以解决考古学问题为导向,对这些数据进行考古学解释,避免出现青铜器原料来自“非洲”这一现象显得无比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