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有的美 来自痛苦( 二 )


虽然如此 , 战争题材并非毕加索创作的主体 。 而出生于1867年的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却将一生的作品与战争紧密相连 。 作为德国人 , 她与家人饱受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 。 1914年 , 她的大儿子在一战的炮火中阵亡 。 八年后 , 珂勒惠支把对儿子的深深思念熔铸成一件黑白木刻作品《牺牲》 。 她以慈母之爱 , 为一切被侮辱和被伤害者悲哀、呐喊、抗争 。 她的一系列反战作品起到了唤醒民众、团结斗争的有力作用 。
珂勒惠支的同胞、艺术家安塞姆·基弗1945年出生于二战硝烟尚未散去的德国 。 作为伴随着战后痛苦记忆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德国人 , 其作品主题一直沉浸在深深的反思与反省之中 。
基弗喜欢借助宗教圣经、北欧早期神话、古老的炼丹术、瓦格纳的音乐等德国及欧洲历史文化 , 反映对人类命运的思索 , 对曾经的纳粹德国的讽刺与鞭笞 。 他大量运用非传统的绘画材料与媒介 , 以开创性的非定型艺术形式 , 将深刻的主题内涵通过暗色的材质、触目的肌理转化为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符号 , 以达到反思历史的目的 , 进而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
同样 , 20世纪的中国艺术家在艰苦卓绝的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战斗中 , 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 。 其中以李桦在1935年创作的木刻版画《怒吼吧!中国》最广为人知 。 代表着中华民族集体命运的青年壮士被捆绑在木桩上 。 虽然眼睛被蒙住 , 但他张开嘴在怒吼 。 一只手摸索着伸向地上的一把匕首 。 一旦拿到 , 他便会斩断一切束缚的绳索 , 获得解放 , 投入到战斗之中 。 画幅很小 , 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 这幅作品如鲁迅先生的《呐喊》一样 , 表现出鲜明有力的民族生存忧患意识 。
2
与绘画相比较 , 1840年左右诞生的摄影术给人类观察世界的方式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法国人亨利·布列松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 , 作为世界著名的人文摄影家 , 他提出“决定性瞬间” , 认为拍摄者在某一特定时刻 , 通过抓拍 , 将形式、设想、构图、光线、事件等所有因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 这极为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的视觉影像就存在于刹那之间 , 摄影师的使命就是要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物象加以综合概括 , 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传递出来 。 抓拍 , 成为布列松摄影美学理论的核心 。
这个概念在匈牙利裔美籍摄影采访人员罗伯特·卡帕身上得到了最为出色的展现 。 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战地摄影采访人员之一 , 卡帕在1954年不顾亲友的劝阻 , 来到越南战场 。 第二年 , 他不幸误踏地雷身亡 , 时年41岁 。 卡帕憎恨战争 , 他的镜头永远对准战场 , 其一生的摄影创作多取材于战争 。 卡帕曾说:“照相机本身并不能阻止战争 , 但它拍出的照片可以揭露战争 , 阻止战争的发生 。 ”卡帕的成名作如《西班牙战士》《战场的殉难者》《阵亡的一瞬间》等成为战争摄影的不朽之作 。
美国作家兼艺术评论家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及《关于他人的痛苦》中质疑与批评“镜-像”关系 。 她告诫沉迷于影像世界的人们:不应该陶醉于那“并非真实本身而仅是真实的影像之中” , 警惕“照片对这个世界的篡改” 。 她认为摄影“是核实经验的一种方式 , 也是拒绝经验的一种方式” , “既是一种假在场 , 又是不在场的标志” , “遭遇痛苦是一回事 , 与拍摄下来的痛苦的影像生活在一起是另一回事” 。 因此 , 桑塔格提出:“照片是一种观看的语法 , 更重要的是 , 是一种观看的伦理学 。 ”
对照她的观点 , 回到我们的现实世界 , 当下的冲突分分秒秒不正展示着卡帕所要捕捉的战场上的真实情境吗?而在互联网的世界里 , 同样呈现着形形色色的影像与文字的剧烈对峙局面 。 究竟哪一条消息是真实可靠的?到底哪一帧图片是值得相信的?一切都需要时间来做出评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