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周邦彦咏物词出现之前 , 大多数的咏物词在选择咏物表现手法时 , 都会选择静态观照 , 即使咏物主体是活动的 , 词作者在咏物词创作的过程中也会截取具体的静态片段进行整合组接 , 通过画面的变换去表现所咏之物的动态 。
而周邦彦的咏物词既有表现对象自身的动态呈现 , 也有主体和对象之间交流关系的动态呈现 。
周邦彦擅长于观察和捕捉表现对象的瞬间动态 , 并通过文字进行生动地表达 , 从而赋予咏物词对象和主体动态美 , 这点也是周邦彦咏物词的独特之处 。
本文图片
此时的词人 , 虽然身处汴梁 , 他目之所及的是京城的荷花 , 他的视觉体验是摇曳的荷叶所产生的柔情 , 但这样的体验是他在故乡时不止一次地体验过的 。
对于家在江南的词人周邦彦来说 , 荷花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江南水乡的标签 , 见到荷花 , 似乎更能激发起词人对自己出生在江南的身份认同感 。
下片开头两句“故乡遥 , 何日去” , 词人以反问的方式起调 , 把内心的思乡情结与有家难归的纠结心情抒写得十分真切 , 其中既有对对何时能离开汴梁回到家乡的期盼 , 也有对往昔时光中的记忆碎片的重新组合 。
这种发自内心的低吟浅唱 , 恰恰是词人备受仕途牵绊、进退维谷的心理写照 。
本文图片
“家住吴门 , 久作长安旅” , 周邦彦是杭州人 , 久客汴梁的羁旅之思 , 伴着浓浓的乡愁溢于言表 , 故乡与已经追求到的生活或者词人目前的生活状态 , 都让他难以舍弃 , 也难以抉择 , 这种两难的情绪 , 曾是多少游子挥之不去的情结 。
行文至此 , 我们才发现 , 其实上片首句“燎沉香”句就暗含着久客他乡的思乡之情了 。
又到五月 , 不知家乡的朋友是否也在思念我?“五月渔郎”四字 , 勾出故乡杭州荷花盛开的时节与童年的时光 , 深情无限 。 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 , 自从词人走上了仕宦之途后 , 就永远地终结了 。
本文图片
此时 , 词人不禁又回忆起了家乡旧时钓友 , 但他没有直写自己忆旧友 , 而是用设问的手法 , 反写不知旧友是否忆我 。 这一句 , 不仅把自己对故乡、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更细腻真切 , 而且使得不落俗套的意境又进一层 。
故乡 , 是流逝的时光的象征 , 有他儿时美好的记忆 , 只不过那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 , 那自由自在的流金岁月 , 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
现在 , 他只能在梦幻中 , 进入这种只可回忆而不可复制的梦境中 , 所以词人接下来写道“:小楫轻舟 , 梦入芙蓉浦 。 ”词意也由眼前的荷花实景转入虚构的梦境描写 。
本文图片
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 词人思乡情切以至梦中飞度 , 恍若已回到故乡 , 回到词人熟悉的青春时光里 , 那时的他青春年少 , 每当课余 , 他会约上三五好友 , 一起荡舟于荷叶摇曳、荷花绽放的芙蓉浦中……
细品词句 , 从词人不加任何雕琢的纯美自然的风格中 , 从词人寄寓在荷花的情感中以及他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中 , 从词人对小揖轻舟泛游芙蓉浦的自在生活的充满深情的向往中 , 我们也能依稀地感到作者对仕宦生涯的厌倦 , 对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的向往 。
- 刘克庄|刘克庄规劝朋友的一首千古佳作,值得引以为戒,末尾唱出最高音
- 森林|我不要多少
- 秦开勇|夜雨丨秦开勇:风筝飞在蓝天上(外一首)
- 国家|一首MV集合这么多温暖的面孔:再唱学雷锋
- 咏梅|宋代很有名的一首咏梅诗,优美的境界,令人赞不绝口
- 李商隐|李商隐羁旅抒怀,低吟了一首七律,意到笔随,值得一读
- 诗人&张养浩隐居山林,吟咏了一首七律,信手拈来,值得赞赏
- 湖面@开场即巅峰,未来有可待:苏轼在杭州西湖,写下了人生的第一首词
- 秦中吟@白居易一首矜矜自夸的诗,被后世评价“值得卖弄”
- 妙莲@张问陶雪中渡江,抒写了一首七律,妙笔生花,充满了愉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