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斜杠青年苏东坡的春天:情未老,诗酒趁年华!( 三 )


苏轼的这首《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约作于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 。 苏轼时年28岁 。 这个时候 , 苏轼以覃恩迁大理寺寺丞 。 赴任途中 , 过宝鸡 , 重游终南山 。 其弟苏辙寄《闻子瞻重游终南山》诗以贺 , 苏轼次韵 , 并作这首词回寄给弟弟苏辙 。 此时的苏轼 , 正官场得意、意气风发 , 所以 , 惜春、留春 , 与春同乐之语才如此轻快 。
4/春未老 , 诗酒趁年华 眉山|斜杠青年苏东坡的春天:情未老,诗酒趁年华!
文章图片

春光虽美 , 春宵却短 , 不可辜负 。 “春宵一刻值千金 , 花有清香月有阴 。 歌管楼台声细细 , 秋千院落夜沉沉 。 ”(苏轼《春宵》)春天的夜晚因为短暂 , 因而要更加珍贵 。 春天的脚步匆匆 , 人们更应打足精神 。 因为 , 一转眼 , 就是暮春 。

花褪残红青杏小 。 燕子飞时 , 绿水人家绕 。 枝上柳绵吹又少 。 天涯何处无芳草 。
墙里秋千墙外道 。 墙外行人 , 墙里佳人笑 。 笑渐不闻声渐悄 。 多情却被无情恼 。
——苏轼《蝶恋花·春景》
只是一转眼间 , 花儿褪尽残红 , 只留下树梢上的小小青杏 。 青杏应该是醉涩的 , 可是 , 那又如何?它也是春天走过的见证啊 。 虽然 , 柳枝上的柳絮被风吹得越来越少 , 幸好 , 燕子还在 , 河畔人家依旧热闹 。 此地无春驻 , 芳草满天涯 , 只要你心中有足够的远方 , 就有欣赏不尽的春景 。
眉山|斜杠青年苏东坡的春天:情未老,诗酒趁年华!
文章图片

围墙里荡秋千的少女 , 心中自有春天 , 她的笑声感染了墙外的行人 。 笑声已远 , 也莫回首 , “多情莫被无情恼” , 每个人的前方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那片芳草 。
其实 , 春天是不会老去的 , 只是暂时离开 。 春天的背后 , 给我们留下了大把大把的品茗时光 。
春未老 , 风细柳斜斜 。 试上超然台上看 , 半壕春水一城花 , 烟雨暗千家 。
寒食后 , 酒醒却咨嗟 。 休对故人思故国 , 且将新火试新茶 , 诗酒趁年华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的这首《望江南》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暮春 。 熙宁七年(1074年)秋 , 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 。 次年八月 , 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 , 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 。
苏轼《超然台记》谓:“移守胶西 , 处之期年 。 园之北 , 因城以为台者旧矣 。 稍葺而新之 , 时相与登览 , 放意肆志焉 。 ”熙宁九年(1076年)暮春 , 苏轼登超然台 , 眺望春色烟雨 , 触动乡思 , 写下了此词 。
眉山|斜杠青年苏东坡的春天:情未老,诗酒趁年华!
文章图片

时令虽近暮春 , 但是 , 春的气息不散 , 信步登台 , 微风吹斜细柳 , 河水涌动春波 , 远处的村庄虽被雨幕笼罩 , 密州城内却仍是群芳不败 , 一派祥和 。
只是寒食将近 , 游人思乡 , 一入宦海 , 身不由己 , 酒入愁肠 , 其情难禁 。 此时此刻 , 还是一个人静静地待着为好 , 千万不要去找老朋友诉说对故乡的思念 。
如何打发这无聊?“且将新火试新茶 , 诗酒趁年华” 。 清明已过 , 新茶初出 , 正可新火煮绿茶 , 对酒品茗 , 诗写人生 。 莫辜负 , 好时光 。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