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丁|中国文字记载最早的“妇”女,可统帅千军,身世传奇( 二 )


“司”又是什么呢?“司”在今天有掌管的意思 。 在甲骨文中 , “妇好”也被称作“司妇好” , “司妇”可以理解为掌管诸妇、主持祭祀之“妇” , 即长妇 , 在王室中对应的当然就是王后 。 “司”因为一般指女性 , 所以有时候也加上女字旁 , 写作? 。 到商周之际时 , ?又加了个音符“厶” , 周朝就写作“始”或“姒” 。 “姒妇”在周朝就代表长妇 。 至于“司母”也可以写作“?” , 因为“母”字来源“女”字 , 仅多两点以作区别 , 但两字却经常通用 。
妇妌(j%uECng):司母戊鼎的主人
写到这里 , 不少读者一定会想到司母戊鼎 , 而妇好墓确实也出土了“司母辛鼎” 。 那么 , 司母戊鼎的主人“司母戊” , 和被称作“司母辛”的妇好是什么关系?司母戊鼎不是改名叫“后母戊鼎”了吗 , 为什么这里还称作“司母戊鼎”呢?这里 , 我们就要从司母戊鼎的发现说起了 。
据说在1939年3月时 , 河南安阳西北乡武官村的村民在农田挖掘到一件青铜大鼎 。 为了躲避日寇和伪军的搜寻 , 又重新埋藏于地下 。 直到1946年时 , 安阳县府才又把这件大鼎发掘出来 。 这件青铜大鼎造型庄重、制作精美、装饰华丽 , 而且它高133厘米、长10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千克 , 是世界上出土最大的一件古代青铜礼器 , 所以也被称作“司母戊大方鼎” 。 而同时代的司母辛鼎仅高80.1厘米、长64厘米、宽48厘米 。
当时 , 就有学者邵慎之将“司母戊”三个字释读为“后妻戊”或“妻戊” , 而学者张凤则最早释为“司母戊” 。 “妻”字今天没有人再主张了 , 但为什么会有“司”和“后”之争呢?原来“司”“后”实际上是一对镜像字 , 也就是说一个字是另一个字的反写 , 而在甲骨文中确实也有反写的例子 。 所以 , 之后数十年一直争议不断 , 到2011年时 , 收藏“司母戊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将其更名为“后母戊鼎” 。
武丁|中国文字记载最早的“妇”女,可统帅千军,身世传奇
文章图片

司(后)母戊鼎
不过 , 这次更名还是未能平息学术争议 。 既然我们从字形无法判断 , 那么就应该去探求它们的含义 。 主“后”的学者认为 , “后母”或“姤”就是“王后”之义 。 但实际上 , 一直到战国前期的中山王墓兆域图中 , “后”才有王后的意思;而在同时代的战国楚简中 , 还往往用“句”来代指王后 。 这就说明 , “后”字从“司”字独立出来 , 并拥有“王后”的意思 , 可能要晚至春秋战国之际 。 事实上 , 根据学者李维明先生的统计 , 学术界主“司”才一直是主流 。
这样看来 , 司母戊也是王后 。 那么 , 她与妇好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商朝后期有一种祭祀用的周祭谱 , 记录了先王和有后代在位的先妣(b%u1D0) 。 可以发现 , 武丁有三位妻子 , 按照祭祀顺序 , 分别是妣辛、妣癸和妣戊 。 妣辛就是司母辛 , 也就是妇好;妣戊在甲骨文中也称作“妣戊妌” , 也就是妇妌(j%uECng) 。 妇妌来自妌(井)方 , 在甲骨文中也很常见 , 她也有参与战争的经历 , 但却没妇好频繁 , 更多是被派出去视察农业生产 。 可见 , 妇好与妇妌的天赋各不相同 , 但在当时 , 政治地位却都相当之高 。 妣癸也叫司母癸 , 所出家族不明 。
【武丁|中国文字记载最早的“妇”女,可统帅千军,身世传奇】妣辛、妣癸和妣戊先后为武丁生了祖己、祖庚、祖甲三兄弟 。 从妇好墓享堂被称作“母辛宗”来看 , 她的后代大概是直系先王 , 所以他是祖甲的母亲 。 在妇好墓中 , 又出土了不少刻有“司母癸”的青铜器 , 所以妣癸应该是邻近妇好的前任 。 至于妇妌 , 因为司母戊鼎体量最大 , 所以她大概是武丁的原配王后 , 太子祖己的母亲 。 所以情况大致是武丁先娶妇妌 , 生太子祖己;妇妌去世后 , 又娶妣癸 , 生祖庚;妣癸去世后 , 又娶妇好 , 生祖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