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考论》 , 张锦池著 , 人民出版社2019年10月版 。
其次 , 锦池先是较长时间教文艺理论 , 打下理论基础 。 1977年秋至1979年冬 , 他被借调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 , 参加《红楼梦》的注释工作 , 使他的文献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 正如程毅中学长总结:“他在文艺理论方面有比较扎实的基础 , 而在文献资料的考订上又有深厚的功力 。 ”[6]
第三 , 他写文章非常认真 。 他跟我说过 , 文章写出来以后 , 一定要放三个月 , 再拿出来看看,再修改才能拿出去发表 。 他有很强的文字能力 , 再加上格外认真的态度 , 使他的“文字有长江大河之势 , 有落花流水之妙”[7] 。
本文图片
纪念吴组缃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
吴组缃先生是锦池的引路人 , 指导他的本科学年论文 , 让他一生和《红楼梦》结下不解之缘 。 吴先生一直关注和指导锦池的学术研究 , 当他写出几篇《西游记》论文后 , 吴先生赞许他的《西游记》论文比《红楼梦》论文更好 , 鼓励他坚持下去 。
锦池对恩师吴先生感情很深 , 他一直念念不忘要完成四大古典名著考论 , 不负恩师的期望 。 他在《三国演义考论》的“后记”中说:“我终于可以带着这四大古典小说考论去见恩师吴组缃先生于泉下 , 说一声:‘先生 , 我已完成了四大名著的考论工作 , 虽然质量不高 , 我已尽了最大努力 。 非不为也 , 是不能也 。 ’”[8]
本文图片
《三国演义考论》
锦池这个为学术事业呕心沥血 , 死而后已的形象 , 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上下滑动查看注释
注释:
[1] 赵齐平先生研究生毕业后留校 , 给我们上过课 , 不幸于1993年去世 。
[2] 《北京大学学报》1963年第4期 。
[3] 《文学评论》1980年第2期 。
[4] 《求是学刊》1981年第1和2期 。
[5] 《三国演义考论·后记》 , 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
[6] 程毅中《西游记考论·序言》,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
[7] 冯其庸《红楼梦考论·序》 ,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
【张锦池|齐裕焜:往事杂忆】[8] 《三国演义考论·后记》 , 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