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者|《但是还有书籍》感动刷屏 纪录片主创:无用的专注也动人( 二 )


“版本目录学家沈老年纪很大了 , 根本不晓得我们是干什么的 。 他每天的生活也很简单 , 坐车去南京图书馆 , 一整天就扑在《黄丕烈题跋集》的编撰上 。 ”但纪录片的拍摄 , 往往需要多元的取景画面 , 于是这时 , 主创团队需要哄着这位近百岁的老人换换位置和场景 。 “这个过程 , 需要我们嬉皮笑脸地哄他 , 就像哄小朋友那种 。 ”
无用的专注也会打动人心
当爱书人的纯粹与可爱的表达 , 配上画风俏皮的简笔动画 , 摆脱宏大叙事和沉重主题的《但是还有书籍》 , 总给观众一种清新欢快的叙事节奏 。 可是 , 当点进该片的评论区中 , 总不乏“泪目”“看哭了”等留言 。 在豆瓣网上 , 一句“永远可以为了一些纯粹的坚持热泪盈眶”的高赞评论 , 似乎简短地总结了观众的心声 。
这类情感的突然涌动 , 让屏幕外同样热爱书籍的观众也产生了共情 。 在首集中 , 作为国家图书馆馆员的顾晓军 ,
在用法语念到法国小说家阿尔丰斯·都德所创作的《最后一课》片段时 , 情不自禁哽咽起来 , 读罢更是泪流满面 。
这段“高光”场面被网友讨论良多 , 总导演叶深刚看到剪辑出的成片时 , 也疑惑中间是否省略了一些画面 , 为何顾晓军会突然泪奔 , 结果看了原片后 , 又带入了这位爱书者的特质 , 他理解了顾晓军的泪奔 。 “读书本来是一个很私密的事情 。 有一些你很容易共情的地方 , 会让你情绪失控 。 ”
顾晓军流泪用法语朗诵《最后一课》 , 漫画家赵佳经历诸多磨难始终没有停下绘制作品《黑血》的脚步 , 热爱读书的少女拉姆看到母亲质疑自己“读书没用”的苦恼……这些爱书之人的思考、困惑、坚持 , 都在不经意间让屏幕另一端的观众红了眼眶 。 “其实每个人 , 都有不同的触动点 。 比如包慧怡说自己读书是‘忘我而无用的专注’这点 , 对于喜欢读书的观众来说应该有共情 。 ”叶深说 。
其实 , 在画面之外 , 不少被拍摄者所从事的行业正在面对前所未有的低落和波折 。 但在正片之中 , 却鲜有这样沉重的议题 , 哪怕出现也以调侃的方式一笑而过 。 据叶深透露 , 片中的漫画家赵佳在创作《黑血》时遇到了亲人病重与经济上窘迫的双重难题 , 可片中的故事却未把其最惨痛的部分放入其中 , 而是进行了较为克制的讲述 。

做快节奏时代的慢阅读故事 当作品走到第二季 , 能否维持前作的好口碑 , 破除“续集魔咒” , 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 。 随着第二季的收官 , 这些疑问慢慢尘埃落定 。 截至收官之夜 , 该片的豆瓣评分为9.5 , 比第一季高出了0.5分 。
叶深和罗颖鸾说起了那段焦灼又难熬的时光 。 作为在纪录片领域沉浸多年的从业者 , 他们知道大众普遍对于新事物有着“初恋光环” , 又因书籍主题的作品难以在视觉上多做花哨的创新 , 所以他们要面对巨大压力 。
“第一季我们选择了与书籍相关的不同行业中闪闪发亮的人物故事 , 第二季我们坚持寻找这样的人物 , 沉下心去挖掘拍摄那些沉迷书籍并奉献一生的人士 。 但在创作上做了一些突破 , 譬如时长的增加、故事深度和逻辑性的丰富 , 以及片中插入动画的画风调整 , 尽量让它更精彩一点 。 ”叶深说 , “我们放弃了所谓的快节奏 , 而是保留了一个娓娓道来的叙事节奏 。 ”
虽然第一季曾入围和拿下过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等主流奖项 , 但两位导演最大的喜悦 , 则来自于观众、被拍摄者、读者的认可 。
罗颖鸾曾在导演手记中写下 , 当时拍摄沈老时 , 团队虽然做了大量的功课 , 却在专家面前无处遁形 , 一开口就被评价是“外行人” 。 纪录片播出后 , 沈老通过图书馆的人员看完了整集 , 给了肯定:“不错不错 , 没有一句外行话 , 没有浪费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