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上映6天破4亿,质量平平的《宠爱》怎么就爆了??( 二 )


可能会在阿德身上看到北上广孤身奋斗的自己 , 或者在李响身上看到谈恋爱时小心翼翼的曾经 , 也可能在方欣流泪时想起自己因为工作而不得不作出抉择时的痛心 。
当然 , 也有可能想的只是如果我有李响的大房子 , 我绝对不会养猪 。
这个世界上有人为了生存而挣扎 , 也有人在满足物质享受之后为了精神而努力 。 每个人都想把自己这几十年的生命画成一个圈 , 找到分享时光的人 , 没了冲劲儿还能退回圈里 。
但也有人 , 除了想把时光和爱分给圈里的其他人以外 , 还可能因为种种原因选择让一只猫咪、或者一只狗狗进入自己画的这个圈子 , 甚至是一只会看监控的猪猪 。
我们会把自己藏起来 , 谁也不知道我们在深夜究竟对着窗外想什么 , 也不知道我们睡前闭着眼睛时心里闪过的念头 。
在人前 , 情绪被我们掩饰的很好 , 但是这些零散的念头在面对我们的宠物时 , 总是原形毕露 。
电影播放时有很多人在笑 , 也有很多人在豪七去世时哭 , 大概也会有人在那个时候 , 想到还在一心画圈的自己 。
有个朋友 , 几天前去法院开庭 , 因为没带身份证在法院门口哀求法警并再三保证绝无下次 , 她说她那时的样子像极了为了进小区门而苦苦哀求保安的阿德 。
孤独并不是一个抽象的词 。
每每在家撸狗吸猫时 , 我时常会想我到底哪儿来的勇气养他们两 。
平时给自己买个啥总是精打细算 , 给它俩买口粮可着劲儿挑营养好的、爱吃的 , 伤财不说还劳民 , 碰上常买的牌子打折时都是熬夜蹲点儿等 , 又或者特意调好闹钟爬起来抢购 。
当看完《宠爱》走出电影院时 , 我找到了答案 。
也更明白了一些 , 那两句红极一时的经典语录:
认识的人越多 , 就越喜欢狗 。
躲得过对酒当歌的夜 , 躲不过四下无人的街 。
作为80/90后的我们 , 见证了这个社会科技飞速发展来带的一切 。
见过寻呼机时代的麻烦刻板 , 体验过守在电话座机旁的急切心情 , 在网吧里用QQ跟陌生人聊天时用的远古网络用语 。
也泡在猫仆天涯等社区跟网友谈天论地 , 到最后深夜点开微信却不知道在谁的聊天界面里问一句你还在吗?
越来越多的通讯工具让沟通变得极其方便和廉价 , 现在要认识一个人太简单 , 通讯录上朋友一栏的名单越来越长 ,
但感情好的人却越来越少 , 便捷的通讯工具背离了出现初衷 , 似乎不断地推远了人跟人之间的距离 。
这个社会科技发展的太快 , 快到我们都留不下一两个真正的知己 。
我们能以几个小时的时间不远万里来到一个人的身边 , 却用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也走不进一个人的心里 。
有时候我会觉得 , 现在的城市越来越像是一个丛林 , 车水马龙、繁花似锦 , 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 , 待了几年的城市 , 几年前跟几年后完全不是一个样子 。
在这个城市丛林里 , 有食草动物 , 靠光合作用为生;有食肉动物 , 以食草动物为生 , 还有食腐动物 , 以所有城市丛林里的生物尸体为生 。
不同的人群组成不同的生物链 , 人跟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 隔阂越来越重 。
在这个丛林里 , 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 , 一辈子都在相争 , 跟自己争 , 跟其他人争 , 跟行业争 , 跟社会潮流争 , 跟整个世界争 。
有人说 , 这是一个孤独的时代 。
也许孤独是科技发展的副产品 , 我们既然幸运享受了科技发展的便利 , 就要承受孤独这个副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