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这个坑,坑死职场年轻人( 二 )


还要讲第二个故事:现实世界中 , 我是新造车里搞采购的 。 当年公司困难 , 我们对人的要求又高 , 从外面请不到人 。 最后老板在公司内部凑出来一支队伍:有人是做产品的 , 有人是搞供应商质量的 , 有人是财务出身的 , 还有的人是写代码的码农……这帮“不专业的采购”怎么能干活呢?
有次算某个工艺的合理成本 , 采购都是按照经验估算 , 结果做质量的兄弟站出来说:这东西要按照“人机料法环”算 。 多少个直接产线员工 , 设备按照怎样的产出和良率摊销 , 物料有有效产出和消耗成本 , 环境有厂房建设周期性分摊成本或者租赁周期成本 , 要按照标准负载去计算……这大概是我们第一次搞明白这项工艺的成本构成 。 多年泡在厂房第一线 , 令他成为了毫无争议的采购专家 。
而去讨论软件开发费用的时候 , 写代码的兄弟就冲到了最前面 , 把对方报价里那些不合理的费用都指出来了;
搞产品的将芯片参数倒背如流 , 避免了过度设计造成的成本畸高;搞财务的从资金周转里又找出新的合作甜点 , 在谈判中争取了主动……这一切都是脚踏实地基础工作带来的果实 , 靠的是日复一日的积累 , 与勤恳的苦工 。 这都是年轻人把手脚在泥土里弄脏 , 才能得到的收获 。

(狗狗 作品)
讲完了故事 , 我想告诉所有这篇文稿前的年轻人 , 假若你希望有一份长久的事业 , 选工作的时候有三点大的忌讳:
第一 ,是选工作“只看钱” 。
第二 ,是选工作“图清闲” 。
第三 ,是选工作“图名声” 。
年轻的时候 , 没有积累 , 一万块的月薪 , 多两千块就是20% , 值不值得为此跳槽?我觉得是不值得的 。 一个月多两千块不会对你的生活产生本质的改变 。 特别是将时间拉长 , 你40岁了 , 当年2000块的薪资涨幅 , 对你什么都不是了 。 我们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 不要近期“HD”汽车出来的员工——毕竟在“HD”已经暴露出系统化风险 , 还跳槽去“HD”的人 , 因为钱 , 做出了极为错误的人生判断 , 这个判断 , 也可能出现在他对业务的判断上 。
第二条很容易说明白 , 职业生涯很长 , 如今职场那么卷 , 全情投入都无法保证胜出 , “清闲”一时 , 可能令持续的成长走上弯路 。
最值得警惕的是第三条 。 这可是埋了不少职场人的“天坑” 。 有一个听起来高大上 , 实际却毫不落地的工作 , 没有机会也沉不下心接触一线 。 毕业两三年 , 能做“企业战略规划”吗?连企业是怎么运作的都还不明白 , 都还没有做过最基础 , 最前线 , 最脏最累的工作 , 怎么就能坐上庙堂之高 , 侃侃而谈?
诸葛亮隆中对之前 , 也曾颠沛中原 , 流亡荆州 , 躬耕于南阳 , 与满座高士共议天下大势 。 正因一路看懂了黄巾之怒 , 董卓之暴 , 曹魏之奸 , 刘表之弱 , 孙权之偏安 , 他才筹谋出天下三分的大局 。
在一个不落地的领域 , 年轻人问我:“什么是芯片 , 为什么会缺?”问出这样的问题 , 她还希望成为帮助我们制定供应战略的伙伴 , 我只是求她 , 百度一下 , 知乎一下 。 如同幼儿园小朋友闯进了研究生课题组 , 不是我们态度差 , 是你没上过前线 , 没有基础也没有学习态度 , 你没资格跟我们一起研究 。
在一个不落地的领域 , 年轻人不参与最艰难最劳累的主线业务 , 无法进步 , 耽误上几年青春 。 等他们出来 , 已经与同龄人相去甚远 , 无法同台竞争 。 这个团队的领导人 , 是不是在谋财害命?
冲在行业最前线的人 , 脸上落着泥土灰尘 , 浪潮兜头拍过来 , 打湿了浑身衣服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这是前线士兵的苦与乐 。 他们因辛勤而懂得 。 这个行业 , 水大潮大 , 他们傲立潮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