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读一遍《论语》(2022.16)( 二 )


孔子的道就是“仁” , 君子的行为背离了“仁” , 你做都做了 , 还怕传出不好的名声吗?
“终食”是一顿饭的工夫 , 形容时间很短 。
“造次”是急急忙忙 。
“颠沛”是困顿挫折 。
君子无时无刻不按照“仁”的要求行事 , 火烧眉毛也不忘了“仁”的要求 , 困顿挫折也不忘了“仁”的要求 。 就是说“仁”的要求已经刻到了骨子里 , 扎进了潜意识里 , 已经与这个人融合为一体了 。
【仁】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 好仁者 , 无以尚之;恶不仁者 , 其为仁矣 ,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 盖有之矣 , 我未之见也 。 ”
孔子很悲观 , 他说他没见过好恶分明的人 。
好仁 , 玩命追求 。 恶不仁 , 深恶痛绝 , 不让不仁的人影响到自己 , 就像有洁癖的人一样 , 远离一切污浊 。 这是讲心 。
接着讲力 。 孔子说他没见过有谁心中追求仁 , 却因力不足而做不到 。
有没有人能在一天里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追求“仁”上?也许有吧 , 反正孔子说他没见过 。
如果真像孔子说的这样去做 , 不就走了极端了吗?而走极端很明显是孔子所反对的 。 孔子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 说明他自己也不是这样去做的 。
这样做虽然并不妥 , 也不中庸 , 但代表着一种精神 。
【仁】
4.7 子曰:“人之过也 , 各于其党 。 观过 , 斯知仁矣 。 ”
党:类 。
人们所犯的过错 , 应该先进行分类 。 观人之过要随类而责 , 该批评批评 , 该反击的反击 , 该原谅原谅 , 该揭过的揭过 , 这是仁人之心 。
有一些过错就其本质而言或许并不是过错 , 而是年龄的特点或者阶级的特性 ,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价值判断都不一样 , 只要不违背大原则 , 对这些小过小错要抱以宽容的态度 , 多换位思考 , 多理解 。
一个学生学习非常刻苦 , 但还是学不会 , 则不应该受到批评 。 不仅不应该受批评 , 反而应该安慰 。 因为不学而不会 , 才应受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