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 , 读选本也是不够的 。 陈平原先生说过:“读书 , 一定要啃几本难的大作品 。 ”传统文化中 , 往往优点与缺陷并存 。 教育界有“整本书阅读”的提倡 。 读书 , 要读全书 。 无论是“名典名选大家读”还是“大家小书” , 都只是一个引子 , 引导我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 顺着这个兴味 , 去体悟它 , 然后结合我们的现实情境和世界格局去创造性转化 。
大家才能写小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无边的大海 , 单单五千字《老子》就足以让人读一辈子 , 我们如何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别说这个优秀传统文化还包括中国风俗制度、中医养生、古代科学技术等浩瀚的领域了 。 所以 , 我们需要一点儿版本目录学的基础 , 我接手“大家小书” , 迅速将来新夏先生《古典目录学浅说》收录进来 。 我们未必能记住多少硬性的知识 , 但当我们需要某方面知识时 , 我们应该知道如何去找 。
现在的问题是 , 网上众声杂沓 , 我们如何确认真知与谬误?这必须依靠阅读个体的选择能力 。 还没有获得这个自主选择能力的时候 , 我们该怎么办?所以 , 我提出要相信专家 , 相信大家 。 这个专家、大家是各自学术领域的专家、大家 , 未必是媒体上普通读者最为耳熟能详的名人、达人、网红 。
无论是“大家小书”还是“名典名选”丛书 , 在策划上我都依托相关专家 。 去年国家社科规划办调研提出要为中国历史普及做点儿事 , 我便迅速“兜售”自己筹谋已久的一套极简中国断代史 , 以连续为中国通史 。 我请王子今先生担纲主编促其事 。 因为现在学者普遍都是在严格的学科体系培养下成长的 , 专家们各自有各自的领域 。 我们要求一个专家写中国通史不现实 。 记得在戴逸学术馆落成典礼上 , 有专家就提出:现在能够把整个清史前中后段贯穿起来的人 , 戴逸先生以外 , 实在凤毛麟角了 。 今天诞生吕思勉、钱穆那样的人很难 。
现在有关于“大家写小书”的倡导 , 施行的困难首先在于我们的大学者愿不愿抛开学术语言和学科范围著述 。 所以当“大家小书”积极向当代学者组稿的时候 , 遇到了一系列问题 。 “大家小书”的总序作者袁行霈先生 , 语言优美 , 很少用专业术语 , 但他顾虑“大家”这个称号 , 不希望有人说他借编书把自己编成大家 。 所以袁先生建议:“‘大家小书’编委 , 一人一本好不好?”
【点燃|传统文化点燃青春焰火】袁先生为“大家小书”当代系列开了彩头 。 如何将这个好的开头接续下去 , 是一个挑战 , 既挑战我们出版人 , 也挑战更年轻的学术专业人士 。
(作者系北京出版集团“大家小书”“名典名选”总策划)
《中国教育报》2022年03月23日第9版
作者:蒙木
- |浙江缙云传统文化“蝶变”新生 点亮继承发展之光
- 传统|浙江缙云传统文化“蝶变”新生 点亮继承发展之光
- 钟立维|辽宁刻瓷非遗传承人:一凿一刻间传递中国传统文化
- 辽宁|辽宁刻瓷非遗传承人:一凿一刻间传递中国传统文化
- 基层|文水:基层里的“青春”之声
- 艺术|“炫彩青春”彰显 国粹艺术传承
- |【胜小传统文化】中国二十四节气——春分
- 韶光|留下笃行不怠的青春足迹(我们这里的年轻人)
- 中国书协|周末好去处!“青春盛荟——佛山市新晋中国书协会员作品展”来袭
- 青春|诗词丨若将岁月开成花,人生何处不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