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202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花落谁家,以及它的评选机制真的公平吗?( 三 )


如果采取单轮多数决制 , 最高票得主同时可能也是最多人不喜欢的电影 。
但是“IRV制”却首先删去了最多人觉得不够格得奖的作品 , 如此便能得以一步步演算出最多人的共识 。
机制|202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花落谁家,以及它的评选机制真的公平吗?
文章图片

此番改制也是为了因应200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扩增的决策 。
过去最佳影片只允许五部提名 , 该年放宽之后共提名了十部片 。
过去五选一比较不容易出现极端结果 , 但十选一就难说了 。
2009年可以说是佳片如云 , 大片《阿凡达》深获观众好评 , 《飞屋环游记》、《无耻混蛋》等片也都有支持者 , 在许多大片互相残杀之下 , 最后却是相对小众的《拆弹部队》出线 。 虽然《拆弹部队》还称不上爆冷 , 呼声本来就高 , 但显然仍足以让奥斯卡意识到制度有改革必要 。
也可以说 , 在过去 , 反应两极的电影有脱颖而出的空间 。
但若是在现在 , 奥斯卡追求的却是“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
最多人觉得是第一名的电影未必会得奖 , 反而可能会是第二名的电影得以险胜 。
机制|202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花落谁家,以及它的评选机制真的公平吗?
文章图片

制度的改变 , 也改变了得奖的走向 。
虽然很难就此举例这个制度的改革过去10年让哪部电影得利 , 但几乎可以确定的是 , 如果继续采行单轮多数决制 , 得奖作品可能会大有不同 。 也许2017年的得主就不会是《月光男孩》 , 而是深具得奖相、但反响也略显两极的《爱乐之城》也说不定?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 其实这个选制的坏处或许是 , 它会容易让比较“中规中矩”、甚至“平庸”的作品有可趁之机 。
例如在2012年 , 题材上较为安全的《逃离德黑兰》就更容易胜过题材较具争议性、直指中情局刑求疑犯的《猎杀本·拉登》 , 至于2015年奥斯卡 , 大概不会有人否认《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的史诗地位 , 但对动作大片仍有忌惮的选民似乎宁愿选择更符合奥斯卡套路的《聚焦》 。
机制|202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花落谁家,以及它的评选机制真的公平吗?
文章图片

那在这个选制的基础上今年会让哪部电影占得优势呢?
如果采取单轮多数决制 , 几乎可以笃定地说 , 获得12项提名、在奥斯卡之前的各个公会与影评人协会奖项最受青睐的《犬之力》可以直接获奖 。
但若是IRV制 , 就未必一定是如此 。
当年李安的同志牛仔电影《断背山》在备受看好之下爆冷落马 , 普遍解读是认为好莱坞还有许多保守人士无法接受同志电影获奖 。
日前美国男星山姆·艾里奥特公开爆粗口批评《犬之力》将西部牛仔同志化的戏剧选择 。 虽然其言论被认为有恐同性与厌女嫌疑 , 同样引起反扑 , 但他的言论却也在网上引起一阵讨论 , 一些对言论正确感到厌倦的影迷 , 也纷纷表示了对他的支持 。
机制|202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花落谁家,以及它的评选机制真的公平吗?
文章图片

过去获奖的同志题材电影《月光男孩》描写的黑人少年的成长史 , 影艺学院的广大会员对此没有意见 , 不过这却未必代表大家都准备好迎接一部“白人同志牛仔片”得奖 。 目前并不知道这个讨论是否会影响到《犬之力》的声量 , 但可以确定的是 , 争议确实存在 , 但暂且不知会是导向对这部片有利的局面 。
近年来奥斯卡预测难度直线上升 , 例如2017年《月光男孩》戏剧性取胜 , 2019年《绿皮书》力退《罗马》 , 2020年《寄生虫》神奇地创下首次外语片获胜的纪录 。 除了赛制因素 , 影艺学院大量引入不同国家与族裔的会员明显也改变了奥斯卡的品味走向 。 不过这两年却又多加上了一个变因 , 基于疫情的关系 , 片商不便大张旗鼓举办传统的造势活动 , 更使得预测显得扑朔迷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