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复原一下读者网购的操作步骤 。 1. 搜索书名;2. 只显示有货物品;3. 按价格从低到高排序;4. 在最便宜的几本里选个封面顺眼的 。
很残酷吧?译者的辛劳 , 编者的用心 , 出版社多年积攒的口碑 , 这时都不会有太大作用 。 多数读者心中想的是:不都是一本书吗 , 讲的故事都一样 , 能有多大差别 , 挑本便宜的呗 。
本文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 , 指责读者不懂行 , 不尊重译者、编校人员 , 就显得过于迂腐了 。 最务实的办法无疑是节缩成本 , 降低定价 。 于是很多出版社就把目光瞄向了一类人:在校学生 。
我们都上过学 , 知道学校里的苦日子 。 与每月几百元的生活费相比 , 如果能每月再多出几百元外快 , 那生活就宽裕多了 。 而翻译书恰恰能满足这个需要 。
出版社给大学生译者的翻译费通常很少 , 税前千字50元左右 , 如果给到千字80元就算碰到良心出版社了 。 而且这里还有“千字英文”和“千字中文”的猫腻 。 因为中英文的叙述差异 , 同一本书的中文字数通常比英文字数多很多 , 也就是说如果出版社给你的是50元/千字英文的价格 , 你实际翻译出1000个中国字来 , 到手的能有30元就不错了 。
但是 , 即便如此 , 对在校大学生仍然很有吸引力 。 一个月接到一个上万字的翻译活儿 , 就有300-500的外快 , 对生活费微薄的学生仍是笔不小的收入 。 而如果接到了一本20-30万字的名著呢?那就是上万元的巨款啊!
本文图片
而这些学生往往没经过专业翻译训练 , 英语水平也在大学四级附近 , 翻译基本是靠“谷歌翻译”等互联网工具完成 , 对名著中的专有名词、难长句的翻译经常驴唇不对马嘴 , 整体质量可想而知 。 但在出版社想压缩成本 , 大学生想挣生活费的大背景下 , 大学生就成为了名著译者的主力 。
三、很多版本不是从外文翻译的 , 是从中文“翻译”的
看了上一段的介绍 , 您觉得找学生翻译已经是特别对付事的做法了吗?其实 , 学生翻译相对来说还算不错的 , 比学生翻译更恶劣的招儿还有很多 , 底线只有想不到 , 没有做不到 。
之所以说学生翻译还算不错 , 是因为人家好歹也是对着英文一字一句翻译出来的 , 再差也是有专业性在其中的 。 而有的译作 , 与其叫翻译 , 不如叫抄袭好了 。
例如曾被媒体曝光的“中国最牛翻译”宋瑞芬 。 她一个人翻译过几十种外国文学名著 , 最厉害的是 , 这些名著的原文是用十几种语言写就的 , 包含英、法、俄、日、西、意等 , 她居然全懂!一人包办了中国戏剧出版社的名著系列 , 该系列所有名著的译者都是她 。
显然 , 这是不合常理的 , 而她是怎么做到的呢?仅举一例 。 2006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 不出意外 , 本书的译者还是宋瑞芬 。 有人把该版与之前的版本做过对照 , 得出了明显的抄袭“谱系”——抄自1980年代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黄锦炎译本 。 抄法是这样的:每一章只改第一句的半句话 。 比如第一章的第一个半句黄锦炎译本“许多年之后” , 本版改成“很多年过去了” , 除此之外全部一样 , 包括标点 。
本文图片
所以你知道她是怎么“翻译”的了吧?其实你也会 。 将别人译本里的“我一定不会输给他” , 改写成“他肯定赢不了我” , 意思一样 , 文字有区别 , 这种改写没什么技术含量 , 会说中国话基本就会改 。
- 祖母绿|祖母绿的充油是怎么回事?兴戴不?
- 内蒙古|喜欢明亮的日子
- 一生|一生只做一件事丨①铜梁火龙的守望者
- 铜爵|青铜爵究竟是不是饮酒器?铜爵的三种形制,重新定义青铜爵
- 口感|什么样的新茶最具有收藏价值?
- 贵州|恋爱不是目的,恋爱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爱情,找到陪伴自己的爱人
- 求职|市场已“过度饱和”的3个专业,大学生毕业就失业,考生别扎堆报
- 六耳猕猴|托塔李天王的照妖镜失效了吗?为何照不出六耳猕猴
- |1981年苏州人家的全家福,比《人世间》还好看?
- |罕见!英男子用探测器挖宝找到400年前王冠的雕像,值176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