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峰想起父亲“家乡不要丢、家腔不要丢、祖业不要丢”的遗言 , 人活一世除了赚钱 , 还能做点啥?经过大半年的思想斗争 , 他萌生了重拾祖业 , 复兴“孚钉”红茶的想法 , 于是拜师黄崇焘学习制茶技术转型成为制茶匠人 。
经过数年潜心钻研 , “孚钉”红茶被重新捡拾恢复 , 王永峰因此被评为江西省非遗项目“浮梁工夫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 这些年 , 王永峰常到浮梁各个产茶乡镇举办红茶制作技艺培训班 , 带动村民发展红茶产业 , 增加村民收入 。
王永峰说 , 茶叶是有生命的 , 而且生命还不止一次:长在树上吸取养分、自由生长是一次 , 采摘、萎凋、揉捻、翻炒或发酵 , 继而出落成芽叶特有的茶形是一次 , 最后被懂茶的人冲泡、品饮、欣赏是第三次 。 今后他要做的是 , 让更多人了解浮梁茶内涵、推广茶文化 , 守护好浮梁茶文化由过去到未来生生不息的活水源头 。
先有浮梁县 , 后有景德镇
浮梁县实则是景德镇的母体 , 直到公元1004年 , 宋真宗将自己的年号“景德”赐予浮梁县所辖的昌南 , 这才有了景德的由来 。 浮梁与景德镇经历过行政隶属互易的历史变迁 , 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划又几经调整 , 才有了如今模样 。
浮梁县城距景德镇不过20分钟车程 , 但两者个性迥异 。 浮梁好儒 , 注重教化 , 文风鼎盛 , 古书院遍及各乡镇 。 清代诗人凌汝绵以“篮舆悄向门前过 , 十户人家九读书”来形容浮梁尚学重教的浓厚氛围 。 颜真卿、柳宗元、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诸多文人均曾流连于浮梁山水草木之间 , 留下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
景德镇则几乎将全部的精气神都积聚在瓷业之上 , 鲜有人因著书立说或取得科举功名而闻名 。 明嘉靖年间 , 因科甲而入仕的 , 不过一人而已 。 胡平认为 , 与景德镇历史上是一个移民城市不同 , 浮梁是典型的耕读、农商社会;换一句话说 , 浮梁人是景德镇真正的原住民 。
作为中华文化的符号 , 景德镇三字因瓷名动天下 ,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却辖于浮梁县 。 按照今天的说法 , 曾经景德镇就是浮梁的一个工业园区 , 只不过这个园区只做一个产业——陶瓷 , 且一做就是千年 。
陶人 , 历史上工匠精神的代名词 。 “一坯工力 , 过手七十二 , 方克成器” ,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的描述 , 说的不仅仅是景德镇制瓷的分工精细 , 更见证匠心冶陶:一只普通的杯子有72道工序 , 炼泥的只炼泥 , 拉坯的只拉坯 , 画者画而不染 , 染者染而不画 , 很多匠人一生只做一道工序 。
每年生产两万件瓷器 , 挑拣、淘汰后剩下2000多件 , 淘汰率达80%以上 , 2007年获准“御窑”商标使用权的御窑工艺传承人向元华认为 , 这种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趣味和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 才是景德镇的根与魂 。
“工匠四方来 , 器成天下走 。 ”清朝浮梁县令沈嘉徵的这两句诗广为流传 。 然而 , 颇感遗憾的是 , 历史上把景德镇瓷器卖到世界各地的却以徽商、粤商为主 , 一如景德镇人士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记载:“洋器(海外订单)专售外洋者 , 商多粤东人 。 ”
放眼世界 , 以瓷为媒 , 今天的瓷都已与全球72个国家的180多个城市建立友好关系 。
茶 , 在滚烫岁月中沉浮;瓷 , 在炽热窑火中闪耀 。 茶与瓷的联姻 , 充盈了古代中国文人雅士的诗意生活 , 给劳作于此的人们以生活的希冀 , 让浮梁这颗文化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
漫步在昌江河畔 , 眺望这座依然在不断生长的城市 , 我们仿佛看见瓷茶文化的千年底蕴如涓涓溪流汇聚成川 , 澎湃着从古老走向未来的时代脉搏 。
- |打开雄安古镇的“生命密码”——评王广乐新书《雄安古镇漫记》
- 张炜|《张炜评传》作者张期鹏:张炜是“当代中国最有中国气派、中国风度的作家”
- 苏轼|苏轼行书《阳羡帖》欣赏
- 陌生人|《诡野西部》:一颗划过荒漠的子弹
- 荣光|《知识大师课·电影篇》开讲 焦雄屏、周黎明等重温经典电影璀璨荣光
- 张广银|徐州词作家张广银创作《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组歌)歌词
- |专访|八旬奶奶回忆60年婚姻故事,《我本芬芳》新书线上首发
- 姜素拉|职场剧《未生》8年,任时完童颜不变,姜素拉嫁医生男友很幸福
- 游戏日报|网传《纵横芯海》筹备,都市职场剧,男主是黄晓明,女主颜值惊艳
- 颜真卿|颜真卿楷书《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