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庄野 白雨 歌川广重
《庄野 白雨》是与《蒲原》齐名的杰作 , 也是歌川广重最重要的代表作 。 “白雨”即阵雨 , 斜雨如梭 , 路人低头疾步 , 虽然没有对人物形象作具体刻画 , 但背景上层层叠叠的竹林幻化成灰暗的阴影 , 透露出一股淡淡的感伤情怀 。 无数条斜穿画面的细线 , 细腻地表现出雨的方向和气势 。 斜坡、冷雨和竹林相互构成了不稳定的三角形 , 折射出阵雨中人们不安的心理状态 。 下坡的两人为了不被逆风吹走 , 收起雨伞 , 朝着驿站跑去 。
绮丽世界
在“花未眠”章节中 , 展览配合主题 , 在透明的展墙上呈现出众多繁盛的樱花图景 , 并重点展出葛饰北斋最有名的系列作品《富岳三十六景》 。 在这个系列中 , 富士山的景致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 一图一景都是画家在实地到访的基础上 , 加上自己的艺术想象而创作出来的;这其中 , 《凯风快晴》《神奈川冲浪里》《山下白雨》三件作品最为有名 , 而每一幅中的富士山也都有着别样的风情 。 浮世绘作品以花的元素来体现季节的更替 , 人们在漫长的审美历程中丰富了自身的审美体验 , 不光是感受繁花盛开时的美好 , 也会在生命萌发或凋零时感受单纯的瞬间 。
浮世绘在诞生之初 , 多以描绘江户(今东京)的世俗生活为主题 , 到了歌川广重时期 , 终于诞生了实景版画 。 这种将西方的透视法与传统浮世绘的画法结合在一起的版画凭借逼真的效果和日本传统的配色、构图 , 一度风靡世界 。 而市民经济的发展 , 也促使人物绘成为浮世绘中的一大类型 , 较早出现的就是美人画 。 “百美图”章节展现出的是来自民间的画师细致入微观察生活百态的成果 , 他们寻求最为直接的灵感 , 在迎合市民趣味的同时也拓展了题材范围 , 并通过浮世绘美人图体现平民化的艺术情趣、呈现日本民族的精致审美 , 用流转的线条和雅致的设色 , 呈现出美人的风姿 。
“能剧”“歌舞伎”和“文乐”并称为日本的三大古典戏剧形式 , 其中的歌舞伎产生于江户时期 , 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大众戏剧形式 。 随着歌舞伎剧目的人气高涨 , 相关版画的发展亦蓬勃兴盛 。 在“和之镜”章节中 , 鸟居清信、鸟居清倍、鸟居清满、丰原国周等创作的以歌舞伎为题材的作品 , 共同开创了歌舞伎浮世绘的时代 。
17世纪 , 德川幕府统一了日本 , 结束了旷日持久的占城 , 日本列岛随之迎来太平盛世 。 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期 , 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和市民化 , 不仅提高了百姓的购买力 , 也培育了市民阶层的心智 , 浮世绘便在这时应运而生 。 浮世绘不同于那些高高在上的“艺术品” , 其清丽的设色和优美婉转的线条十分迎合市民阶层的审美需要 , 取材于现实生活又兼具功能性的特点使之成为一种流行于大众民间的艺术 。
在江户时代甚至到了明治时代初期 , 浮世绘都与“艺术”无关 , 只是一种价格低廉的消费品 , 甚至还被充当包装纸随商品奉送 。 直到明治维新之后 , 浮世绘飘洋过海到了欧美 , 源自东方的鲜艳设色、弯曲流转的线条、散点透视的法则 , 被印象派画家所学习 , 激发了诸如莫奈、梵高等欧洲艺术家的灵感 , 也造就了印象派的成熟 , 这时 , 浮世绘才开始被视为艺术 。 历经300余年 , 如今浮世绘的影响已深入亚洲及欧洲 , “透过浮世绘作品 , 我们得以认识到那些如烟花般璀璨、光色斑斓的绮丽世界” ,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馆长冀鹏程说 。
- 浮世绘|跨越时空的中日艺术对话 日本浮世绘展览在北京启幕
- 浮世绘|现场|葛饰北斋领衔,北京呈现“江户绮想曲”
- 古代,交响乐,千年,交响乐|超化吹歌:奏响流淌千年的古代“交响乐”
- 浮世绘|70余幅珍贵浮世绘作品首次在中国亮相
- |70余幅珍贵浮世绘作品首次在中国亮相
- 来源|千城胜景|云南开远:黄花风铃木“金”艳登场 奏响春天的乐章
- |日本浮世绘展览在京启幕 促进中日文化艺术交流
- 迪拜世博会|迪拜世博会奏响了山东乐章!这些设计展现齐鲁文化 绽放山东智慧
- 千手观音|西湖重现《千手观音》 “中国好时节”匠心奏响春乐之章
- |赵柏田长篇历史题材新作|讲述一座城的旧日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