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为可惜的是 , 20世纪60年代中期 , “孚钉”的生产工艺被荒废 , 许多制茶人改行 , “孚钉”在盛极一时后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 21世纪初 , 浮梁部分国营茶厂经济效益下滑 , 许多工人下岗 。
【琵琶行|《琵琶行》传诵千载,“浮梁茶”香溢神州】目前 , 浮梁县有茶企90余家 , 全县茶叶产量约9000吨 , 与全国茶叶年产量约290万吨相比 , 所占比重已微乎其微 , 但茶叶依然关系到浮梁千家万户的生计 。 据统计 , 浮梁县常住人口约28万人 , 其中茶产业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 , 全县近三分之一的劳动力从事茶产业 。
世代以茶为生的王永峰 , 高中毕业后离开家乡的茶园外出闯荡 , 开过服装厂、汽车运输队 。 十多年前 , 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他回到家乡 , 看到曾经盛名在外的茶厂日益凋敝 , 清明时节最好的茶叶没人要 , 只能烂在茶农家里无人问津 , 一股难以言说的酸楚涌上他的心头 。
王永峰想起父亲“家乡不要丢、家腔不要丢、祖业不要丢”的遗言 , 人活一世除了赚钱 , 还能做点啥?经过大半年的思想斗争 , 他萌生了重拾祖业 , 复兴“孚钉”红茶的想法 , 于是拜师黄崇焘学习制茶技术转型成为制茶匠人 。
经过数年潜心钻研 , “孚钉”红茶被重新捡拾恢复 , 王永峰因此被评为江西省非遗项目“浮梁工夫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 这些年 , 王永峰常到浮梁各个产茶乡镇举办红茶制作技艺培训班 , 带动村民发展红茶产业 , 增加村民收入 。
王永峰说 , 茶叶是有生命的 , 而且生命还不止一次:长在树上吸取养分、自由生长是一次 , 采摘、萎凋、揉捻、翻炒或发酵 , 继而出落成芽叶特有的茶形是一次 , 最后被懂茶的人冲泡、品饮、欣赏是第三次 。 今后他要做的是 , 让更多人了解浮梁茶内涵、推广茶文化 , 守护好浮梁茶文化由过去到未来生生不息的活水源头 。
本文图片
江西省浮梁县西湖乡美石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汪卫美在位于浮梁县经公桥镇经公桥村的茶厂炒茶 。 李开旺摄
先有浮梁县 , 后有景德镇
浮梁县实则是景德镇的母体 , 直到公元1004年 , 宋真宗将自己的年号“景德”赐予浮梁县所辖的昌南 , 这才有了景德的由来 。 浮梁与景德镇经历过行政隶属互易的历史变迁 , 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划又几经调整 , 才有了如今模样 。
浮梁县城距景德镇不过20分钟车程 , 但两者个性迥异 。 浮梁好儒 , 注重教化 , 文风鼎盛 , 古书院遍及各乡镇 。 清代诗人凌汝绵以“篮舆悄向门前过 , 十户人家九读书”来形容浮梁尚学重教的浓厚氛围 。 颜真卿、柳宗元、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诸多文人均曾流连于浮梁山水草木之间 , 留下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
景德镇则几乎将全部的精气神都积聚在瓷业之上 , 鲜有人因著书立说或取得科举功名而闻名 。 明嘉靖年间 , 因科甲而入仕的 , 不过一人而已 。 胡平认为 , 与景德镇历史上是一个移民城市不同 , 浮梁是典型的耕读、农商社会;换一句话说 , 浮梁人是景德镇真正的原住民 。
作为中华文化的符号 , 景德镇三字因瓷名动天下 ,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却辖于浮梁县 。 按照今天的说法 , 曾经景德镇就是浮梁的一个工业园区 , 只不过这个园区只做一个产业——陶瓷 , 且一做就是千年 。
陶人 , 历史上工匠精神的代名词 。 “一坯工力 , 过手七十二 , 方克成器” ,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的描述 , 说的不仅仅是景德镇制瓷的分工精细 , 更见证匠心冶陶:一只普通的杯子有72道工序 , 炼泥的只炼泥 , 拉坯的只拉坯 , 画者画而不染 , 染者染而不画 , 很多匠人一生只做一道工序 。
- 文玩|我国发行的第一张纪念钞,收藏价值怎么样?
- 语言|通过文学搭建中国与各国沟通的桥梁,这便是《2020:我们的文学伊甸园》
- 绘本故事|『崂有爱 福相伴』小荷书山阅,传统节日《寒食节》
- 吴霜嵘|“疫”路前行,杨浦的他们用巧手致敬逆行者!
- 邮币|?“红楼梦(5)”邮票发行在即
- 徐州市|【战胜疫情 文旅同行】系列之一:《待到山花烂漫时》
- 信用管理师|《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开始考试了吗?含金量
- |《中华诗魂》杂志作品展
- 观众|《只此青绿》“出圈”的魅力从何而来?
- |垂钓天堂开普敦火热来袭《钓鱼大对决》全新活动助力好望角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