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然具备博导资格 。 只要自己能拉到足够的经费 , 生或者招博后名额不受限制 。
3.有独立的启动经费和实验室空间 。
4.院系在招一个助理教授前 , 必须获得学校的批准得到相应的编制 , 不可能存在数倍于编制招人进来养蛊的情况 。
5.除了极少数重大事宜在系里没有投票权以外 , 拥有和正教授副教授们相同的权利 , 参与系里的管理 。
6.相对明确的tenure评审标准 , 不会因为换了领导原有的标准和承诺就都变了 。
以上权利的获得 , 是教授联合会和大学联合会讨价还价的结果 , 是行业自治形成的均衡 , 更加有利于潜心相关领域的研究 。
但是 , 中国不存在教授工会和大学联合会之间的斗争 , 实际上 , 中国的“非升即走”是大学和求职者作为个人之间来进行博弈 , 并且大学的优势非常明显 , 主要体现在对标准的事后变更和资源配备上 。
国内“非升即走”很多是3年+3年 , 3年升职一次 , 6年升不上就走人 。 其实 , 科研水平不行的话 , 走人也没啥 , 但关键石鼓很多高校根本没给青椒创造条件 。
据统计 , 中国的学术资源分配非常集中基尼系数达到了0.87 , 也就是近90%的经费集中在20%的科研人员手中 , 和美国的0.76和日本的0.69相比都高出不少 。
由于资源配备的比较低 , 大学可以拿出一些资源来招聘更多的助理教授/研究员 , 但是「长聘」名额是有限的 , 一旦助理教授/研究员人数过多 , 情况会持续恶化 , 这正是很多时候「非升即走」被抱怨的原因 。
如同上面所说的 , 中国不具备行业自治的基础 , 也就没有复制美式非升即走的条件 , 中国“非升即走”本质上是通过恶性竞争 , 压榨青年教师的劳动力和剩余价值 。
总结起来 , 就是中国和尚把外国的“正经”念歪了 。 当然 , 我所要表达的并不是“美国无限好、中国无穷坏”的观点 , 这种情况是由于两国的不同文化造成的 。
04“非升即走”本身没有绝对好坏 , 关键还在于用的人
在走样的“非升即走”制度下 , 只有少部分人能够留下来“飞升” , 而更多青椒被迫“出走” , 其去向大致有三种:
一是往其他学校流动 。 绝大部分留不下来的青椒都会选择层次相近或者更低一级的学校 。 这部分青椒不再相信“非升即走” , 会更加看重编制的安稳性 , 宁愿学校层次低一点 , 也要求个编制 。
二是转行业界 。 不少青椒也会选择利用自己在高校的title , 转身业界 , 让自己的学历和教职发挥其市场价值 。
三是自主创业 。 这部分人相对来说比较少 , 极个别拥有一定技术、产权的青椒 , 会选择将自己的成果市场化 。
现在高校和专业排名更多地看科研发表成果 , 尽可能多地引入竞争者 , 对于学校而言是一个怎么都划算的事情 。 但面对众多被迫“出走”青椒 , 不得不让我们反思现有“非升即走”制度的弊端 。
很多青椒对于改进“非升即走”制度提出过许多建议 , 归纳起来 , 可以总结为三条:
第一 , 严格筛选参加竞争的人 , 控制人数 , 保证较为合理的录取率 。
不要只有1个名额 , 100个人来面试 , 然后招进来10个甚至几十个 , 给予的支撑条件远不能进行独立研究工作 。 让这些人互相竞争 , 一直杀到剩下最后一个 , 其余个奉献了3年青春之后就直接开掉 , 再来下一波操作 。
第二 , 评判标准尽量客观、清晰、透明 , 这样参与竞争的人随时都能知道自己在竞争中所处的位置 , 好早做打算 。
不论是3篇SCI+青基 , 还是3篇CNS+杰青 , 只要在签合同的时候说清楚“升”和“走”的标准 , 大家掂量自己有多大能力申什么岗位 , 愿赌服输 , 这都无可厚非 。
- 祖敬宗|今天凌晨,悄悄的来了!
- 00后|“敢凶我, 我就辞职”00后们的霸气辞职信走红,老板们看后五味杂陈
- 春风,小假期,清明|清明小假期 尽享“春风十里”
- 自然|“回归自然”渐成殡葬文明新风向标
- 感觉|出 路
- 文化|非遗传承人助力 木艺“蓉宝”为大运会喝彩
- 小北|“小北剧场” 推出五台演出
- 刘惟真|“换汤不换药”,常谈老一套:要价高、精品少,童书“注水”现状咋破好?
- 绿松石|165件绿松石文物汇聚一堂,天蓝水碧松石古“青琅”一梦九千年
- |嘘,你仔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