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明|清明:气清景明万物显( 二 )


都江堰之所以能费省效宏、长盛不衰 , 持续造福天府之国 , 就在于两千多年来 , 它保持了严格的岁修制度 。 每到冬天枯水季节 , 人们在渠首用特有的“杩槎截流法”筑成临时围堰 , 修外江时拦水入内江 , 修内江时拦水入外江 。 清明正逢春耕农忙时节 , 内江灌区需水灌溉 , 于是便在渠首鱼嘴处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 然后砍开拦河杩槎 , 放水流入灌渠 , 都江堰放水节也因此而得名 , 并于唐宋时期渐成规制 。
古时 , 都江堰放水节一般由总督、巡抚等省级和成都市级官员担任主祭官 , 主持大典 , 清明前一天 , 主祭人员先到郫都区望丛祠祭祀古蜀国王望帝和丛帝 。 清明当天 , 规模浩大的仪仗队抬着祭品由鼓乐前导 , 主祭官率众人出玉垒关先到二王庙 , 祭祀李冰父子 , 颂歌、献花、献帛、献爵、献食 。 然后来到鱼嘴参加放水仪式 , 主持者一声号令 , “咚、咚、咚”三声礼炮 , 身强力壮的堰工奋力砍断鱼嘴前阻断内江的杩槎上的绳索 。 河滩上众人用力拉绳 , 杩槎解体倒下 , 一江春江水奔流而出 , 流向广袤的成都平原 。 堰工们一边吼着开水号子 , 一边手执竹竿向水头打几下 , 告诉江水:“不要打坏良田 , 不要冲毁桥堰 , 安流顺轨 , 为民造福 。 ”年轻人拼命沿江奔跑 , 欢呼雀跃 , 不断用小石子向流水的最前端掷去 , 名为“打水脑壳” 。 老人们则争舀“头水”祭神 , 认为这样可以消灾得福 。 都江堰放水仪式举行后 , 主祭官必须立即坐轿或乘坐车马 , 飞奔成都 , 赶在“水头”前到达 , 据说若落在水头之后 , 当年便有江水不够用之危险 。 清代诗人山春有诗记录都江堰清明放水之盛况:“都江堰水沃西川 , 人到开时涌岸边;喜看杩槎频拆处 , 欢声雷动说耕田 。 ”
今天 , 都江堰因为坚持了一岁一修和清明放水的制度 , 其灌溉面积已从最初的数十万亩达到了现在的1130万亩 , 为成都、德阳、绵阳、眉山、乐山、资阳、遂宁等7市40个县(市、区)2500万人口提供了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及其他综合用水 。 随着春水的滋润与灌溉 , 一幅“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天府之地徐徐展开 。 而在清明这一天举行的都江堰放水节 , 也成为都江堰灌区最隆重热闹的节日 , 其盛况不亚于春节 。
“东流不尽秦时水 , 西望长陪太守祠 。 ”当年镌刻在都江堰的这副对联 , 表达了都江堰灌区人民对清明放水的期盼 , 对蜀郡守李冰的追思和对一江碧波的感恩 。
(作者:王国平 , 系四川省非遗保护中心专家库专家、四川省李冰研究会副会长、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景明|清明:气清景明万物显】【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