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到大河村遗址 探寻5000年前的“星空下的村落”( 二 )


白衣彩陶盆给人的印象是大 , 无论是口沿处的弧度 , 陶片的数量 , 还是陶盆的数量 , 都堪称一件重器 。
修复后的彩陶盆 , 高15.7厘米 , 口径45.7厘米 , 通体施白釉 。 根据介绍 , 口径如此之大的陶盆 , 在史前发掘领域 , 特别是仰韶时期的器物来说 , 是相当罕见的 。
而另一件镇馆之宝则是1972年出土的“彩陶双连壶” , 高20厘米 , 泥质红陶 , 红衣黑彩 , 器表满布平行线条图案 , 利用连通器原理将两个造型一样的壶体连接在一起 。
据推测 , 彩陶双连壶应为礼仪用品 , 可能是氏族部落结盟或重大礼仪活动时部落首领、长者对饮的酒具 。
纹饰
天文、数学、几何、美术陶罐上的图案不简单
白衣彩陶盆的魅力之处还在于 , 它身上所体现的数学元素和先民智慧 。
在它的口沿处 , 8组直线纹组成的对称图案 , 以及腹部4组由方格纹和圆点纹组成的彩陶图案 , 相互对称 , 十分匀称 。
由此可见 , 当时的大河村先民在绘制陶器的时候 , 已经有了对称和均分的概念 。
根据器形纹饰分析 , 白衣彩陶盆被断代为仰韶文化早期偏晚 。 这一时期的下限是距今6000年前 , 这也就意味着 , 在比中华文化5000年文明史还要早至少1000年的时候 , 大河村先民就已经有了几何学的初步认识 。
徜徉在大河村遗址博物馆中 , 陈列的各种陶器上的图案 , 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如果说红黄蓝是色彩三原色 , 那么白红黑便是大河村遗址文明的三原色 。
这三种色彩 , 组合成了不同的图案 。 通过这些图案 , 可以窥探大河村人当时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 图案共分这几类:花鸟虫鱼纹、天文星象纹 , 还有其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纹路 , 比如六角形、睫毛、网、篦等 。
大河村又被称为“星空下的村落” 。 太阳纹、月亮纹、日晕纹、彗星纹等 , 是大河村先民观察和利用天文知识的体现 。
将彩陶钵的纹路展开 , 能看到外围有十二个太阳 , 内圈太阳的外围 , 是24处连缀成圈的三角形 , 象征着太阳的光芒 。 虽然不能由此断定是十二个月和二十四节气的雏形 , 但是根据推测 , 这很可能表明着日、月、年等较为原始的时间观念 。
工艺
这里的房屋也是陶制品烧制出来的“天下第一房”部分墙体依旧在
泥土经过高温淬炼 , 不复是泥土 , 而成为生活用具 , 盆盆罐罐 , 成为文明的物质实体 。
从仰韶文化 , 到龙山文化 , 再到夏、商 , 陶器的品相、形制 , 也随着制作工艺的提高 , 而趋于多样和细腻 。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内的陈列文物 , 很多都是烧制出来的 。 这里保留着国内迄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史前居住建筑基址 , 而大河村先民5000年前所居住的房子 , 其实也是烧制出来的 。
博物馆内迄今仍保留着一部分探坑 。 在一众灰坑、墓穴、窖穴之间 , 5000年以前的地基 , 有的清晰可见 , 有的依稀可见 。 而被称为“天下第一房”的F1-4 , 依然保留有完整的平面布局 , 其中北墙面还留有1米多高的墙体 。
而它所用的建筑方式 , 是典型的“木骨整塑” 。 简单来说 , 是在墙体内插入木桩、绑缚横木、加填芦苇 , 形成木骨泥墙 。 待墙壁和地坪晾干后 , 在室内和室外点火烧烤 。
这样一来 , 墙体坚硬 , 墙内木骨碳化 , 变成有孔隙的防潮、保暖、隔热的夹层陶墙 , 这便是“整塑” 。 换句话说 , 整栋房子 , 就是一件陶器 。 最后 , 再上梁架檩 , 铺草压泥 , 敷设房顶 。
这样的房子 , 大河村遗址内还有很多 。 它们奠定了我国北方传统民居建筑的基本形制 。 它们的出现 , 也标志着先民的居住方式从地下或半地穴式转到了地面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