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名将排行榜 唐朝十大名将排名( 四 )


第七、天降雄狮战南北,四镇节制王忠嗣
王忠嗣,唐玄宗朝的名将,也是唐玄宗的养子,出身将门之后,战功显赫 。王忠嗣的父亲被吐蕃所杀,所以他立志要扫平吐蕃 。民间对于王忠嗣的名声并不了解 , 因为他晚年含冤而死,朝廷很晚才恢复他的名声,但他对吐蕃的战功超过了其他人 。当时吐蕃崛起 , 自高宗中期以后,老将相继去世,已经无人可以对付吐蕃,吐蕃控甲数十万,借助青藏高原居高临下的优势,经常入侵到四川、陇右地区 , 就连薛仁贵这样的名将也被强大的吐蕃击败 。而到了武则天执政时期,宗室接连内乱,名将大多被杀,周朝(唐)先后被吐蕃、后突厥、契丹击败,只能转攻为守 。唐玄宗即位后,唐帝国西北已经被吐蕃、吐骑施蚕食严重,而有雄志的唐玄宗决心恢复太宗、高宗时期唐帝国对中亚的影响力,所以才开始对青藏高原的吐蕃用兵 。742年 , 为了解决从武则天以来就为祸河北的强盛契丹部族 , 王忠嗣率铁骑10万越过长城北伐 , 在桑干河三次重创契丹、回鹘、奚族联军主力 , 此战使得契丹的元气大伤,契丹首领惊恐地对唐帝国伏首称臣 , 成为附庸,并主动率领部众退回关外放牧,直到160多年后唐朝灭亡,契丹才重新崛起成为辽帝国 。到了公元746年,王忠嗣已经兼任4镇节度使,掌握近帝国近一半的军队,安禄山也十分仰慕他,要知道安禄山最辉煌时也不过只担任3镇节度使 。同年,王忠嗣对吐蕃发起猛攻,在青海湖附近歼灭吐蕃万人 , 击溃吐蕃北线主力 , 唐军又开始蚕食青海地区 , 吐蕃开始转攻为守 , 保存实力,不敢再贸然大举出兵 , 直到唐朝内部安史之乱 , 吐蕃才敢趁乱吞并河西 。自唐高宗中期以来,唐帝国在与吐蕃的作战中连连失利,一方面是因为名将凋零,一方面是因为连年作战,兵士疲惫,而王中嗣一举震慑了吐蕃,迫使吐蕃收敛 。王忠嗣幼年丧父,秉持忠烈 , 忠君爱民 , 有名将的作风 , 但政治能力低下,晚年被奸人所害 , 实在痛惜,他镇守河东时期 , 连契丹也闻风丧胆 , 更何况当时还不成气候的安禄山 。因此唐玄宗朝第一名将 , 非他莫属 。

唐代名将排行榜 唐朝十大名将排名

文章插图

第八、如履平地跨高原 , 安西骄雄高仙芝
高仙芝并不是汉人,他是高句丽人,跟随其父亲进入唐朝做官 , 他得到唐玄宗的重用,逐渐崭露头角 。要论开疆拓土的战功 , 唐玄宗一朝的双璧猛将则非王忠嗣与高仙芝莫属 。高仙芝是唐玄宗后期的名将,他曾经是整个安西都护府的长官 。他以高宗时经营西域的名将苏定方为荣 , 立志恢复唐高宗时期大唐帝国在西域的经营 。公元742年,高仙芝率唐军在碎叶打败叛乱的达奚部落,唐军痛下杀手,杀俘斩降颇多,唐军的名号再一次威震中亚 。747年 , 高仙芝率数千步骑翻越了险峻的帕米尔高原打败吐蕃援军 , 又在克什米尔北部击败小勃律国,俘虏其国王与一名吐蕃公主经赤佛堂,而得到的战马就有数千,中亚的各国纷纷向唐玄宗上表称臣 。749年,高仙芝再次远征到巴基斯坦,协助吐火罗人击败敌人 。高仙芝将吐蕃周围的盟友先后拔除 , 使得吐蕃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 , 就连阿拉伯人听说后,也称赞高仙芝为山地行军的王者 。高仙芝虽然能力出色,但性格贪婪 , 草菅人命 , 对待游牧民族极尽剥削 , 因此被中亚民族所憎恨 。高仙芝想在中亚掠夺财富 , 迷恋中亚的宝石和香料 , 他对石国、吐骑施的压迫很严重,因此他们才勾结阿拉伯人对付高仙芝的唐军 。整体而言 , 高仙芝少有败绩 , 尤其擅于急袭进攻,特别让中亚民族所惧怕 , 他在对吐蕃的战争也是树立了奇功,更重要的是他忠于朝廷,虽然贪婪但没有叛上之心 , 与王忠嗣一样都是战功显赫的名将,只可惜却惨死于宦官之手 , 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