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他是一代古泉宗师,一生嗜“钱”如命,发现珍稀孤品无数( 四 )


后来 , 马老及时通过陈福耕向公安部门提供了这一极为重要的线索 , 从而成了侦破此案的突破口 。 公安部门按图索骥 , 直趋福建 , 在当地有关部门的配合下 , 明查暗访 , 终于找到了上海的根子 。

《古币风波》剧照
此事被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一位编剧知道了 , 认为故事很有戏 , 就援此编写了一部电影剧本《古币风波》 , 其中有个钱币鉴定师的角色 , 还找到马老亲自出场 。 马老很高兴地答应了下来 , 并跟导演配合良好 , 大家还说他很上镜 。

Collection research
收藏研究


收徒授学 , 整理集藏
1981年 , 马定祥因病退休 , 便开始收徒授学 , 整理集藏 , 取书斋名为“万拓楼” 。
他收藏的孤品有:

“新币十一铢”钱拓
印文:无价宝、定祥鉴定
1943年从北京李庆裕处获得的“新币十一铢”孤品 , 后以五千大洋归罗伯昭 , 创古钱成交之天价 , 被罗氏列为15247枚全部藏珍中第一大珍品 。
1946年从南京张伟英“大清银币吉字戊申库平一两”处获得的银币孤品 , 爱不释手 , 遂自取“吉斋”为号 。 文革时期该枚钱币失落 , 为其一生憾事 。

1948年在贵州得黔宝壹元、半元珍贵银币三枚 , 其中“光绪十四年贵州官炉造黔宝”双龙戏珠壹元银币孤品 , 后归澳籍收藏家耿爱德(E.KANN) 。
1950年获罗伯昭所藏“大明通行宝钞肆佰文” , 及铸有英文的“四川省造卢比”试铸红铜样版两件孤品 。
划分古钱十大等级

马定祥自制《泉币大观》拓集
马定祥不仅仅从事钱币的收藏交流 , 还专注于钱币的历史文化考究 。 现在我国古钱收藏市场上通行的十级评定标准 , 便是由马先生定下的 。 他根据各种钱币的珍稀程度 , 把古钱币分为十个档次 , 即:一级大珍、二级列、三级罕贵、四级罕、五级稀罕、六级稀、七级甚少、八级少、九级较多、十级多泛 。

Selfless donation
无私捐献


马定祥一向认为 , 钱币既有流通使命 , 也承载着历史文献的使命 。 那些珍贵的钱币是属于全社会的财富 , 应当由文物部门永久保存 。 所以 , 尽管很多珍币是他省吃俭用、走南闯北、辛辛苦苦“淘”来的 , 当他捐献给国家时 , 却毫不吝啬 。
早在解放初的1951年 , 马定祥就开始捐献 。 那时国家正筹建上海中山故居纪念馆 , 马老将自己收藏的一批辛亥革命时期的币章捐给了该馆 , 其中包括同盟会早期在海外发行的金币券、1929年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纪念章等 。

1963年 , 他向上海博物馆捐献了海内外存世极稀的日本《昭和泉谱》善本 。
1983年 , 他出版了钱币收藏界的经典著作《太平天国钱币》 , 并将自己多年珍藏的太平天国及天地会的105枚钱币 , 无偿地捐献给了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 其中有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后 , 最初发行的钱币——天国通宝钱3枚以及当前唯一存世的天国圣宝铅质雕母钱 。

晚年马定祥
1988年冬天 , 马定祥夫妇回家乡杭州小住 。 此时他的健康情况已经大不如前 , 自觉可能来日无多 , 于是萌发了向故乡捐献历代珍币的打算 。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和联络 , 1990年5月 , 马定祥偕夫人和长子马咏春再去杭州 , 正式向浙江省博物馆捐献了1500余件珍藏 。
1991年1月7日 , 浙江省博物馆的杨陆建副馆长带人来上海 , 这时 , 马定祥已经病卧在床 , 行动迟缓了 。 人们在他的指点下 , 搬出一捆又一捆的钱币资料 , 有文稿、手稿、拓集、照片 , 也有大宗钱币拓片和成套的钱币杂志 , 居然满满七十四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