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专访《以家人之名》涂松岩:演戏也是在过日子( 三 )

父亲|专访《以家人之名》涂松岩:演戏也是在过日子
文章图片

《双面胶》剧照
2007年开始到现在 , 他演了十几年的电视剧 , 经历过行业变迁 , 也体会过观众审美、剧集类型的转变 。 他身处其中的最大感受就是 , 观众的欣赏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 这也意味着 , 他们对演员的要求也更高了 , 因为大家的选择开始变得多样 。
这就要求演员在选择角色 , 包括在演绎角色的过程中多去思索 , 怎么能够让这个角色与众不同 , 能够让观众记住 。 在涂松岩的印象里 , 他有一部剧叫《插翅难逃》 , 2002年播的 , 他在其中演了一个特别小的小打手的角色 , 叫阿佑 。 结果这个角色 , 到现在有观众都还记得 。
“我就特奇怪 , 后来我就在想这个问题 , 可能当时你用心给这个角色加了一些你的色彩 , 这个色彩是有标志性的 , 是有标签的 , 是让大家一看到就能想到你的 。 有没有这种东西 , 可能就是演员下不下功夫的事情了 。 ”
“稍微下点功夫让这个角色丰富了 , 观众就能记住你 , 哪怕十几年前、二十年前的戏 , 他们照样能记住 。 ”
涂松岩不担心被遗忘 , 至少这些年来他没有这个困扰 。 当了爸爸以后 , 他基本没怎么拍戏 , 但他想出来拍的时候 , 还会有人找他去拍 , 他也依然能被观众认同 , 《以家人之名》就是最好的佐证 。 “所以我希望所有的职业演员 , 都能够在每个小角色当中 , 加上很多自己的、用心的色彩 , 就会好 。 ”
03
当然 , 涂松岩也有过遗憾 , 他也有过自己下了很多功夫去拍 , 最后观众无缘得见的角色 。
“我记得有一部戏 , 我就不说叫什么了 , 我们是在内蒙拍的 , 我演一个牧民 , 花了将近5个月 , 在内蒙和黑龙江转场用了几千公里 , 拍得非常唯美 , 但我们也吃了很多苦 , 包括碰见当地牧民可能几十年都没遇到的沙尘暴 。 基本上放饭的时候 , 那个饭端出来 , 风过来满饭盒全是土 , 你还得吃 。 这部戏最后也没放 。 不能说好多 , 反正有这种情况 。 ”
“但是我觉得你要理性去面对这些事情 , 很多事情不是我们演员能够控制的 , 包括它播不播 , 或者播得怎么样 。 我们能做的就是 , 在拍摄过程前后把工作做足 , 把自己的努力诉诸到角色当中 , 至于之后的成败 , 就听天由命 。 ”
当年 , 虽然《双面胶》红了 , 但涂松岩没觉得这种红是属于自己的 。 那个时候网络资讯远没有现在发达 , 能让演员一夜红遍大江南北 , 他们的声量都是慢慢发酵的 。 直到《双面胶》播完的第二年 , 涂松岩去上海拍戏 , 逛街在路上等红灯的时候 , 发现有人对他指指点点 , 那时候他才意识到 , “这戏播得不错 。 ”
也因此 , 他没有想要乘胜追击的心态 , 人到30岁 , 他不再有刚毕业时怀的那种心思 , 对自己、对行业已经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 。 他知道自己是一名职业演员 , 而演员这个职业是需要做一辈子的 , 有起有落 , 都是太正常的事情 。 “不是说我干两年 , 捞够钱我就不干了 , 还是要慢慢做 。 ”
但他真的不后悔 。
“当我想起来 , 一直到孩子生产我都陪产 , 我亲手剪的脐带 , 我看见孩子出生的那一瞬间 , 直到他慢慢地在月子里 , 我给他拍嗝、喂奶、洗屁股 , 第一口辅食也是我做的 , 他的每一个这种小细节我都参与了 , 都在我的记忆当中 , 这个是我最满足的事情 。 这种满足可能是我拍一个再好的戏、再怎么火都换不来的 , 真的是换不来 , 这是大实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