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白膏壁画很?。?墙体又是凹凸不平的石块,无法切割保存原件 , 考古人员只好请来省美术馆的两位画家将壁画临摹下来 。两位画家先用透明塑料布覆盖在壁画上勾勒出轮廓 , 然后配色描绘 。经过反复测定比例、调配颜色 , 尽最大努力将壁画临摹了下来 。
除了精美的壁画,墓葬中出土的58件陶俑也具有极高的价值 。其中,通体彩绘的大武士俑高41厘米 , 全身披挂盔甲,手拿由地面高及胸部的盾牌,形象威武勇猛 。其他持盾甲胄武士俑、背箭官浮⑴降奔踪福?高21厘米—29厘米 , 装具各异 , 是研究北朝时期军队武装的重要资料 。而男女侍俑、仆俑、胡俑等各不相同的装束,也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习俗 。
在58件陶俑中 , 9件彩绘陶畜俑非常有意思 。陶马装饰华丽,陶牛壮硕有力,子母猪、子母狗舐犊情深 , 陶驴、骆驼负物欲行 。这些形象生动可爱的家畜,反映出民间工匠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高超的制作工艺 。陶仓、灶、井、厕、车等生活实物模型 , 是北朝济南民间生活的缩影 。精彩文章:张献忠之死 恐龙灭绝之谜 百慕大三角之谜 杜陵遗址 成吉思汗陵墓 加加林 史前动物 史前巨兽
清理古墓 , 两次遭遇生命危险
北齐壁画墓发掘之后两年,在同一片区域 , 在北齐壁画墓往北几十米处44号楼的楼基之下,考古人员又发现了3座石室墓葬,出土的两块保存完好的墓志铭显示,这是1400多年前的一处陈氏家族墓地 。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对当年那次考古发掘至今印象深刻 , 因为就是在那次发掘中,他遭遇两次生命危险 。那一年李铭26岁,当时还在济南市博物馆考古部,“由于考古工地离我家很近,所以中午我就带同事回家吃饭,当时我媳妇正好怀着孕,嫌我带着墓气回家 , 不吉利 。”
家人的怨言好说 , 真正的危险发生在考古工地上 。因为条件有限,当时无法雇用民工,所有事情都必须由考古人员亲力亲为,李铭说,“当时墓中的淤土有一米多高,我和另外一名同事在墓室清理 , 由于十分投入,所以没有注意天气的变化 。突然 , 外面下起大雨,雨水瀑布一样往盗洞里倾泻,我们只好站起来紧贴着墓壁躲雨 。后来想想十分后怕,当时我们所处的地方距地表大约有5米,墓壁陡峭,淤泥成堆 , 如果塌方,我们就会被淤泥所埋 。”
另一次危险也发生在清理墓壁时 。李铭回忆,“当时在清理墓壁时我发现了一件陶俑残片,正在专注地把它完整地挖出来,就听见‘滋’的一声,心想坏了 , 立即起身往后退,刚退出来,一米多高的淤土就砸了下来,把我刚才蹲着的地方砸得严严实实 。如果当时没有察觉 , 或者晚个几秒钟后退,我就会被淤土砸中,后果不堪设想 。”
两块墓志铭,揭示两位名士人生传奇
李铭告诉采访人员,他们清理了总共3座墓葬,其中两座是北齐墓,另一座是隋朝墓 。可惜的是,由于这几座墓葬曾被盗掘,所以出土文物非常少,其中一尊碎成多块的武士俑后来被李铭拼接完成,如今陈列在济南市博物馆中 。
幸运的是,这次考古发掘出土的两块墓志铭———陈三墓志铭和陈遵墓志铭,不仅确定了墓主人的身份 , 还揭示了1400多年前两位埋葬在济南东八里洼的名士的人生轨迹 。
在济南市博物馆二楼展厅,采访人员见到了这两块墓志铭 。其中陈三墓志铭正面刻有楷书14行,满行20字;背面刻有楷书5行,满行13字 , 一共约300字 。根据志文记载,陈三卒于武平二年(公元571年),葬于武平五年(公元574年),是北齐时的上层士族阶级,是当地的地主富豪大户 。他隐居济南 , 广纳宾客,“建寺养僧”,还把印度高僧请来供养在寺内,可见其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 。而且陈三“入门履塾,下帷读仲尼;出衢登轼 , 上路响伯玉之车”,可见陈三知识渊博 , 品行堪比春秋时的卫国大夫伯玉 。
- 分手后要不要把对方送的东西还回去 两不相欠最合适
- 形容东西少知识多的成语
- 山东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 山东有什么美食小吃
- 东北地摊小吃排名 东北最火的小吃都有些什么
- 杭州东站到法喜寺 杭州法喜寺怎么走
- 考古学家家发现东亚最早古人类暴力行为化石证据
- 姜太公之谜
- 清东陵探秘 十大谜团待解
- 山东中医药大学正方教务系统
- 肠胃不好要忌口哪些食物 肠胃不好忌食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