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发现史前人类祭祀坑( 二 )


这个会不会是史前人类烧火的灶呢?当时曾有人猜测 。不过 , 随着这个坑的全貌渐渐显露,大家否定了之前的想法 。因为坑正处在隔梁位置,考古人员只好把这处隔梁也挖掉,整体还原了坑 。最后,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接近圆形的坑 , 直径约为1.2米,深0.86米 。最让大家吃惊的是,在坑的底部端端正正摆放着一块梯形石板 。石板是青色砂岩,表面较光滑,上边长16.5厘米,下边长27厘米,高25厘米,厚7厘米 。经过仔细研究,这块石板并非天然之物,而是经过了人类有意识的打磨处理 。同时 , 石板是呈42°角面向北面摆放,似乎具有某种特殊含义 。专家仔细研究,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初步推断这应该是史前人类用于祭祀的坑穴 。
吉林大学考古学副教授井中伟在《我国史前祭祀遗迹初探》中介绍,史前祭祀常见的祭祀形式有地上(“坛”祭)、地面(“墠”祭)、地下(“坎”祭)和房屋祭祀(“庙”祭)四类 。此次兰家村遗址发现的祭祀坑应属于“坎”祭的形式,这也是柳州首次发现史前人类的祭祀坑 。据此推测,坑底所埋的石板有特定的方位和角度,且经过人工打磨,虽然没有任何符号或文字,但很有可能是史前人类用于祭祀的石碑 。
在随后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两个类似的祭祀坑,一个坑里除了红烧土、灰烬、碳粒外并无他物 , 另一个坑底同样埋了一块石头,但并无人工痕迹 。考古人员对祭祀坑的红烧土、碳粒等物采样 , 进行碳14检测后,就能知道精确年代,包括碳粒来自什么材料也能分析清楚 。
兰家村遗址祭祀坑的发现,对探讨柳州史前人类原始宗教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这也是柳州第一次发现跟史前原始宗教相关的文物,相关研究也实现了新的突破 。
临水而居便生活
此次发现的3个祭祀坑都在兰家村遗址保护标识碑西侧探方内 。在同一区域,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个灶坑 , 这个坑远比祭祀坑浅 , 坑内有很明显的黑色碳粒物 。考古人员将灶坑整体取了出来,计划将来按原貌展示 。同时,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些圆形的房屋柱洞,这也为柳州首次发现 。房屋柱洞直径约为10-15厘米,中间是黑灰色泥土,与周边泥土颜色迥异 。由于挖掘面积有限 , 这一区域史前房屋布局尚不明晰 。
在挖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石斧、石锛、石砧以及石器残块、石料等文物近百件 。这次出土的还有一个特殊的石器——研磨器,是一块圆形的砺石,外形像包子,一面磨得比较平整 。考古人员介绍,人们将需要研磨的东西放在石板上,再手持研磨器用平整的一面来研磨,可用于谷物、种子脱壳,食物加工磨粉,也可用来磨制其他工具 。如果提取这个研磨器上的物质进行化验 , 还可以知道当初曾用来研磨过什么东西 。
通过分析现场文化形态,考古人员推测兰家村遗址所处年代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约6000年 。遗址西侧探方区域应该为人类居住和祭祀区,东侧探方区域(临柳江一侧)则为石器加工区 。“临江而居便于采集饮水,也能就近捕捉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作为食物,是典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白莲洞博物馆副馆长闫少朋介绍 。
尽管这次在兰家村遗址并未发现动物骨骼,还是可以想象史前人类在柳江边上磨制石器、下水抓鱼虾的情景,相信螺蛳也是他们捕捞的食物之一 。在白莲洞遗址、龙潭公园内的鲤鱼嘴遗址中,除人类吃后遗弃的动物骨骼外,惟有螺蛳壳堆积的数量是最多的 。由此看来,柳州人嘬螺蛳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用碳14测定,鲤鱼嘴遗址螺蛳壳的年代最早距今2100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