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故乡”
“打工是为了有机会和老板说中国话”
时光流逝 , 这位“中国超级粉丝”与中国的“互粉”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
2020年 , 安泽选择继续深造 , 她选择前往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读博士 , 并将“文化走出去”作为自己的博士研究方向之一 。 不只是让中国观众看到“洋北漂”对中国的好奇与探索 , 她更希望用自己的探访 , 向更多外国朋友传播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故事 。 对她来说 , 这是对中国故事的讲述 , 更是在“文化走出去”的中国经验之下 , 思考如何让家乡拉脱维亚文化走出去的一次预习 。
“我是生活在中国的人 。 之前做的节目里 , 我是在用中文和国内的观众讲述作为外国人的观察 。 但我时常在想 , 怎样通过传播建立起桥梁 , 把我们的声音传播出去 , 让更多没有来过中国的人看到这里的变化 。 ”安泽清楚 , 这不只是实践 , 更是学术命题 , 所以她郑重地踏上一条研究之路 。
开始新征程前 , 2020年1月 , 她决定回家陪陪父母 。 回程的箱子里装满了妈妈点名要的酱油、陈醋、“老干妈”辣酱 , 还有朋友吃完即被种草 , 点名要求代购的中国特产木耳 。
来中国15年 , 她并不经常回家 , 每次回家最多也只待一个月就返程 。 本以为和往常一样待一个月就走 , 突如其来的疫情无限延迟了回程的计划 。
盼着回京 , 一盼就是8个月 。 那段时间 , 安泽懂得了第二种乡愁:“那是一种无法形容的想念 , 但只能耐心等待 。 我在里加找到一家中国人开的茶楼打工 , 以此方式和中国保持联系 , 也为了有机会和老板说说中国话 。 ”那段时间 , 让安泽的爸爸妈妈很难忘 , 不只是因为能吃到女儿做的红烧肉、垮炖鱼 , 更是这么多年来 , 一家人难得的团聚时刻 。
文化交流
“未曾谋面的网友也在询问关于中国的故事”
和“行万里路”的行走不同 , “读万卷书”的博士学术生涯比她想象的艰难 。 她是导师王维佳老师的第一个外籍博士生 , “不能让老师失望 , 更不能辜负了自己 。 ”她咬牙扛过磨合期 , 如今已能流利地用中文做学术专题演讲 。
在社交网站 , 她开设自己的频道 , 制作视频节目 。 她拍摄中国行走Vlog , 也通过对老乡和城市青年真实的采访 , 回应网友的好奇 。 现在做节目 , 安泽也在思考和尝试更多有效的传播方式 。 “让受访人自己分享他生动的中国故事 , 一定要有真实的细节和亲身的感受 , 让在这里切身生活的人讲述感受 , 这样才会有更立体的声音 。 ”她的节目也受到中外网友的好评 , 未曾谋面的网友和拉脱维亚朋友也在向她询问关于中国的故事 。
作为个体 , 安泽也为中拉文化交流努力 。 她带着家人到中国游玩 。 “我父母现在也经常在家和朋友们讲起他们在中国的见闻 。 我爸爸是铁路工程师 , 拉脱维亚现在大多还是绿皮火车 , 我带着爸爸坐京津城际高铁 , 亲身感受到中国高铁速度、亲眼见到和谐号的设计 , 他一直在‘哇噻’ 。 ”安泽笑着说 。
安泽想起 , 当年自己前往中国时 , 曾有太多拉脱维亚朋友不理解她的选择 , 觉得中国太遥远 。 这些年 , 随着“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不断深化 , 中拉贸易和往来更加频繁 , 家乡的人对中国的印象已不再是武术、中医、中国菜 。随着交流深入 , 了解与交往更多起来 。 安泽也还记得 , 2018年拉脱维亚民族舞蹈团责佩丽(Zeperi)受邀在宁波参加中国-中东欧博览会 , 团队代表思吉塔(Sigita)说过的话:“几乎没有几个拉脱维亚人会想到有一天来到中国 , 而当你真的来了 , 那些关于中国的标签就会瞬间不见 。 ”
- |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探营 感受“在大地上阅读”般的舒适感
- |老话说:“东西七不送,送了人散财也空”,七不送都说啥,有啥道理
- |传统文化“十六字心传”,说尽人间道
- |“中国十大纪录片推动者”荣誉揭晓
- |古人为了图方便,就发明了一种“春凳”,那它有何特殊用处?
- |40年前,开棺后发现女尸胸前一小袋,通往阴间的“路引”有用吗?
- |江门台山:以“茶王”红色小说助白云“仙茶”推广
- 美术馆|海口这个新晋网红打卡地美“出圈”!约会去!
- |云南“非遗盲盒”直播吸睛:打开“意想不到”的华宁陶
- 00后|00后霸气“炒老板”,因缺席加班会议被通报,工作群回怼无理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