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本书从研发花草纸开始 他将“最美的书”做成供不应求的“网红”( 三 )


这样手工性质很强的书 , 交货缓慢、文创属性较强 , 加印难度很大(加印需要达到24池花草纸的用量 , 1个月生产纸 , 1个月印刷 , 3个月手工装订) 。 怎么能卖得出去 , 也只能不走寻常路 。 为此 , 王其进和同事们制定了一套特殊的销售策略:图书全网全价销售 , 搭配赠品 , 对于无法控制销售价格的平台决不供货 。 先在摩点众筹网上 , 预计进行为期十五天的众筹 , 目标是一万元 。 “让我们惊喜的是 , 半天时间就完成了目标 。 十五天后 , 以700多册的图书筹集到超过十万元的书款 。 十二月中旬 , 《植物先生》在豆瓣书店首发预售 , 一个多月时间售出超过600册 。 每本书128元 。 不打折 。 ”1月3日 , 《植物先生》新书发布会在杭州举行 , 500册图书在现场签售一空 。 《植物先生》在快抱发起团购 , 200册书一个周末就被抢空 , 随即返场500册 。 2021年2月初 , 书萌面向实体书店发起“秒杀” , 三天时间征订出超过500册图书 。
为了增加这本书的吸引力 , 王其进还和同事们制作了二十四节气花草笺、立春卷轴、四季书签、纯狼毫书写套装、木质印章和时间盒子礼盒等文创衍生品 。 这些文创受到读者热烈欢迎 。正是在这种跌跌撞撞的摸索中 , 依靠编辑自己开拓的渠道和人力投入 , 在2021年底两个月时间销售了超过4000册50万码洋的图书 。 “不到一年时间 , 限量16000册的《植物先生》 , 算下来还挣了几十万 。 减去稿费、印制费加上各种其他的成本 , 差不多挣了30多万是有的 。 ”
“最美的书”《植物先生》要出第2辑了
依然不走寻常路寻找新的突破点
比起得奖 , 赚钱 , 最让王其进感到自豪的是 , “有一个女作家看到这本书 , 爱不释手 , 赞美四川出版做得好 。 我们还接到不少很好的机构邀请 , 让我们去办展览做分享 , 这些都让我觉得 , 此前的折腾 , 非常值得 。 是我的一个高光时刻 。 这次经历也给我一个信心:只要你用心去做 , 就一定会被人看得到的 。 ”
在这次采访的最后 , 王其进向封面新闻采访人员透露 , 《植物先生》要出第2辑了 , 还是跟许天琪合作 , 依然不走寻常路 , “《植物先生》的作者袁明华 , 又根据24节气写了24种应时食物 。 我们想在形式上寻找新的突破点 , 许天琪已经拿了一个设计方案出来 , 我们会有一些新的想法 。 ”
有想法的图书编辑 , 除了找选题、编稿子之外还向发行渠道、书店学习
图书编辑一般更关注出版内容 , 但王其进有一个深刻的感受是 , “我这几年确实把很多精力放在了渠道的了解和研究上 。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 , 更爱图书更懂图书的不一定是编辑 , 而可能是开书店的朋友 。 在向开书店的朋友学习请教中 , 完善了我对出版的认识 。 ”
近些年 , 媒介技术迅猛发展 , 信息载体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 在本次专访的最后环节 , 王其进感慨说 , “媒介技术新的进步和运用 , 更多的是改变了图书的销售渠道而不是图书的内容 。 一直以来出版界有一个争论 , 就是出版到底是以渠道为王还是内容为王 。 我也观察到 , 有许多非常厉害的编辑、策划人 , 受限于渠道而无法长期持续深耕 。 而一些非常强的渠道也想涉足出版 , 但往往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编辑身上 , 编辑只是一个生产机器 , 只能生产大量同质化的图书产品 。 在我看来 , 这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 。 只有渠道和内容都做好了 , 才会是平衡的出版 , 也才能做得更长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