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希区柯克诞辰120周年:他不是在拍悬疑片,而是在拍城市宣传片( 二 )


从他的家也就是那家蔬菜店出门 , 不管前往哪个方向 , 你都会看见家庭经营的肉铺、面包店、修鞋铺、烟草店、缝纫铺、甜品店、针织店和各类海鲜摊位 。
如今 , 在伦敦的莱顿斯通地铁站外 , 你可以和印有希区柯克电影场景的马赛克艺术画合影 , 其中被留影次数最多的 , 当然是影片中的社区环境以莱顿斯通为原型的《后窗》 。
在这样一个既开放又封闭的空间里 , 芭蕾女孩 , 作曲家 , 整天睡在露台、没有孩子却养了一条狗的夫妇 , 以及最后被斯图亚特断言为杀人犯的推销员 , 形成了一幅上世纪50年代的欧美社区微型素描:
在《后窗》里你能看见全世界 , 全世界也能通过你家的后窗看见你的全世界 。
《后窗》里的那栋公寓 , 是在希区柯克亲自监督下 , 耗时6周搭建而成 , 一度成为美国派拉蒙影业历史上最庞大的室内布景 。
美国作家唐纳德·斯波托认为 , 希区柯克对都市角落的痴迷 , 源自他自小在伦敦东区的生活经历 。
“他们穿梭在柳条箱和货架之间 , 除了房后的走廊通往窄小的后门 , 他们出入起居必须穿过商店 。 在狭小、阴暗和破败的花园里有他们的户外厕所 。 隐私比寂静或者长时间的阳光照射更难得 。 ”
电影|希区柯克诞辰120周年:他不是在拍悬疑片,而是在拍城市宣传片
文章图片

借主角之眼 , 观众得以窥探到城市生活中不为人知的一面 。 /《后窗》
【电影|希区柯克诞辰120周年:他不是在拍悬疑片,而是在拍城市宣传片】电影|希区柯克诞辰120周年:他不是在拍悬疑片,而是在拍城市宣传片
文章图片

异域风情
1928年拍摄《讹诈》时 , 由于摄影棚里没有风扇 , 也没有冰块 , 演员把棚内称为“蒸笼” , 希区柯克身穿黑色西装、白衬衫、灰领带、黑袜、黑鞋 , 在棚内走来走去 。
当灯光师将照明设备打开时 , 希区柯克差点热昏过去 。
这还不是“希胖”最惨的拍摄经历 。
1934年 , 希区柯克选址摩洛哥 , 把斯图亚特和多丽丝·戴带到马拉喀什 , 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北非的寻子悬疑故事 , 片名叫《擒凶记》 。
希区柯克显然对北非的气候不熟悉 , 拍摄期间白天温度高达43摄氏度 , 但据现场的演员透露 , 他们从没看见希区柯克脱下过那件深色外套 , 连领带也从没松开过 。
不过夜间回到房间后 , 导演的第一个动作 , 是饮尽一杯“多加冰块的威士忌” 。
电影|希区柯克诞辰120周年:他不是在拍悬疑片,而是在拍城市宣传片
文章图片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希区柯克的迫切 。 /《擒凶记》工作照
《擒凶记》中出现了希区柯克电影里为数不多的非洲色彩 。
1934年 , 欧美对摩洛哥这个国家知之甚少 。 这时 , 《擒凶记》横空出世 , 斯图亚特饰演的美国医生在巴黎开完国际会议后 , 带着老婆孩子“顺道去马拉喀什度假” 。
从马拉喀什的无人区出发 , 历经辗转来到市中心的拉玛穆尼亚(La Mamounia)酒店 , 这让北非的异域风情开始在欧美观众脑中留下印记 。
拉玛穆尼亚酒店是18世纪时摩洛哥国王送给儿子的结婚大礼 , 拥有摩洛哥最大的花园之一 , 占地接近8公顷 , 被誉为马拉喀什边陲的城市绿洲 。
也正是在这个酒店附近的马拉喀什大集市 , 让端坐在壁炉边和咖啡厅里的观众看到了政治、金钱和宗教交织而成的凶杀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