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胁差 , 刀铭“丹波守吉道” , 17世纪江户时代制作;打刀 , 刀铭“国俊” , 1505年室町时代制作; 胁差 , 刀身17世纪制作 , 刀铭“越前康继” , 刀装为19世纪制作;打刀 , 17世纪制作 , 二战期间被安装在新军刀上使用; 新军刀拵(陆军刀) , 昭和时代组装 , 刀身为1380年镰仓时代的作品;新军刀拵(海军刀) , 昭和时代组装 , 刀身为1670年的作品; 打刀 , 17世纪由江户(东京之旧称)法成寺刀工贞行打造; 长卷 , 14~15世纪室町时代制作 , 刀铭“当麻”、“大和国刀”等字样模糊 , 疑似伪铭;镡 , 江户时代制作 。
胁差又称胁指 , 刀刃短而直 , 刀柄长度仅供单手握持 , 刀的装具通常采用近似于打刀的形式 , 刃长300~600mm , 可视为较短的“打刀” 。 胁差出自室町末期 , 是日本武士所携带主用长刀之外的副刀 , 适用于狭窄环境近身格斗 , 与打刀一起配带于左侧腰间 , 合称“大小” 。
本文图片
展品中有2件室町时代的胁差 , 属于武士佩带的作战武器 , 其中年代最早的一件大约制作于1400年 , 由加贺国刀工藤岛制作;另一件刀铭“真宗”的胁差 , 制作于15世纪中期 。 在1467~1477年的“应仁之乱”期间 , 大部分战斗发生在京都的狭窄街巷 , 胁差是最实用的武器 。 其他同类展品来自于江户时代 , 多是为富商阶层制造的商品化武器 。
在江户时期的和平年代 , 许多商人积累了大量财富 , 因为长刀是武士的象征 , 庶民不得佩带 , 而商人则将其大量金钱花在胁差和短刀上 。 随着市场需求激增 , 一些制刀工匠被指派专门打造带有精美雕刻装饰的刀身 , 一些工艺家则专司各类装具的装饰装潢设计 。 展品中一把制作精良的胁差 , 装具出自19世纪江户时代后期技艺精湛的艺术家之手 , 刀身是著名刀工“肥田国住忠广”于1600年代制作的 。 一把制作于1650年、刀铭“丹波守吉道”的胁差 , 出自日本京都著名刀工世家藤原吉道家族 , 藤原吉道在文禄四年(1595年)受封为丹波守(三品地方官官名) , 从此他和他的子孙打造的刀上均刻有“丹波守吉道”铭文 。
本文图片
南蛮铁短刀 , 刀片来自德国 , 采用日本技术重新塑型硬化
大约在1650年 , 该家族中的一脉迁至商业城市大阪 , 专门为富商、市民阶层打造短刀 , 展出的这件展品是“吉道大阪”的第一代产品 , 一同展出的还有一把17世纪后期的打刀 , 系“吉道京都”的第四代产品 。 一把19世纪组装的胁差 , 刀身制作于17世纪 , 刀铭“越前康继” , 刀鞘重新装饰了龙的图案 。 这种华丽的装饰完全出于当时的市场需求 , 随着1853年日本重开国门 , 特别是1876年“废刀令”颁布后 , 许多旧时的刀剑成为争相竞购的宠儿 , 市场需求如洪水般增长 , 为了能卖个好价钱 , 很多老刀都加装了华丽的装具 。
短刀
短刀即匕首 , 刀刃长度一般在300mm以下 , 不带护手 , 种类多种多样 。 展出的两把短刀均制作于江户时代 , 其中一把被称为“南蛮铁之匕首” , 使用来自德国的刀片并采用日本技术重新塑型硬化制成 , 这似乎是世界上惟一按这种方式制作的日本匕首 。
本文图片
新军刀
随着1876年“废刀令”的颁布实施和现代化进程加快 , 日本军队的武器装备和战术体系开始西化 , 佩带的军刀也采用了欧洲样式的西洋刀 , 并使用机加工方式批量生产 。 1935年以前制造和装备的军刀被称为旧军刀 , 1935年以后至二战前制造装备的军刀被称为新军刀 。 新军刀是基于传统太刀样式为陆军和海军军官设计的 , 与旧军刀不同之处是 , 刀柄基座既可以安装新生产的军刀 , 也可以安装日本传统武士刀 。 展出的2件新军刀展品 , 刀掎(刀身与刀柄、刀鞘等装具装配完毕的形态)为新军刀掎 , 刀身则分别是14、17世纪打造的太刀 。
- 木雕|他是安徽第一家被安徽省文物局批准的国安木雕文化艺术博物馆
- |张锦秋西安新作:历时十余年,陕西考古博物馆正式落成!
- 谷雨|写于谷雨时节
- 翡翠|?购买翡翠饰品,想要进行收藏的话,那么就选择这两样品种
- |“地下文物看陕西”,陕西早就该有一座考古博物馆了
- |这五首关于春天的名词,均出自苏轼,每首至少有一个千古名句!
- |属于70年代的记忆!重庆这位本土作家的新书值得一看
- |始于“颜值”终于“深度”!既是书店 也是学子们的“第二课堂”
- 诗词|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著名作家王书清诗歌作品欣赏
- |收藏家拍下2.7亿兽首后赖账,后消失在收藏界,却仍不后悔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