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库斯·杜|世界读书日丨那些买书如山倒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三 )


文章图片

这档推理综艺 , 带火的不只是剧本杀 。 /《明星大侦探》
就连文化名人的出圈方式都显得比以往轻快得多 , 止庵、史航、刘擎参加综艺 , 或为自己的作品做了营销 , 或拉近了书与读者的距离;罗翔、沈奕斐入驻B站 , 推广方法论;文学教授戴建业则是开抖音 , 魔性讲解中国古诗词 。
这没什么不好 。
纪录片《但是 , 还有书籍》里不是说过吗 , 若要阅读抵近读者 ,“使劲去推广它(书籍)” 。
“有用且稀缺的真实”
2021年 , 杨潇那本历史与现实穿插的行走记录《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 以及伊险峰、杨樱关于城市议题的非虚构作品《张医生与王医生》 , 均得以“破圈” 。
城市社会学奠基者、美国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罗伯特·帕克曾经说过 , 做实际的研究“一定要把自己的裤子的屁股部分弄脏” , 意思是一定要在田野、在现场才能看到真实的社会场景 , 看到普通人的故事 。
马库斯·杜|世界读书日丨那些买书如山倒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

2021年12月17日 , 新周刊在成都举办首届刀锋图书奖 。
第一届刀锋图书奖举办时 , 作为推委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严飞提名了不少纪实类图书 。 他在阅读时 , 会更加关注普通人、边缘人的故事 。
《张医生与王医生》让严飞感到惊喜 , 这本书以两个人、一座城、一个时代为东北的四十年变迁做了注脚 , 作者书写的是普通人的故事 , 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
正如严飞所期待的那样 , “在微观层面进入社会的不同群体 , 深度触及他人的心灵世界 , 了解普通人的困境与期待、爱与恨” 。
马库斯·杜|世界读书日丨那些买书如山倒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

2021年8月22日 , 广州 。 人们在书店里选书 。 /摄影:阿灿
近十年来 , 非虚构成为写作者热烈追求的表达方式 , 也是读者追捧的体裁 。
当然 , 阅读内容早已不局限于文字 , 文学、电影、电视剧、短视频等 , 具有强烈现实感的非虚构写作被杂糅进每一种表现形式之中 。 你可以说这是真实的力量 , 也可以说这是现实的合纵连横 。
在作家梁鸿看来 , “在这样一个众声喧哗的状态之中 , 哪怕有一个孩子找到一种渠道 , 找到自己发声的渠道 , 找到自己去表达自己 , 同时也影响他人的渠道都是非常棒的” 。
2021年 , 贾樟柯执导的非虚构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上映 , 影片内容以马烽、贾平凹、余华、梁鸿四位作家为叙述者讲述了中国乡村的变迁 。 其中唯一的女主角正是在2010年出版了《中国在梁庄》的梁鸿 , 彼时这本书在中国掀起了一股非虚构文学写作热潮 。 她的作品连同杨争光《少年张冲六章》、慕容雪村《中国 , 少了一味药》等引起了时任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的关注 。
马库斯·杜|世界读书日丨那些买书如山倒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

电影中的余华 。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正是那一年 , 《人民文学》杂志启动非虚构写作计划 。 自此 , 众多作家和写作者走出书斋 , 走向田野和都市 。
去年10月 , 一场“一直走到现实的终点:与梁鸿、贾樟柯谈非虚构小说和纪录电影”国际线上对话交流上 , 梁鸿说:“如果你能够深入一种大地去生活 , 你对中国的社会、文学、人的内部的肌理 , 一定会了解得更深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