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那位脸熟的老外,再也见不着了( 二 )


文章图片

获奖影片《半个男人》(1966年)
论帅气值 , 他当年是真的帅 。
我们把时间拨回到上个世纪60年代 , 这是他初登银幕时的样子:
天堂|那位脸熟的老外,再也见不着了
文章图片

《手提箱女郎》(1961年)
除了奶油小生外 , 他还有硬汉的一面:
天堂|那位脸熟的老外,再也见不着了
文章图片

《317分队》剧照
这是入行几年后 , 从娇羞生涩 , 变为更为忧郁深沉:
天堂|那位脸熟的老外,再也见不着了
文章图片

柳媚花娇(1967年)
1967年 , 他还登上了前南斯拉夫世界电影杂志《Filmski Svet》封面人物 。 这期杂志目前在ebay上还能找得到 , 价格为28.99美元(约188人民币) 。
天堂|那位脸熟的老外,再也见不着了
文章图片

这位迷人的法兰西男子 , 本来可以靠脸吃饭 , 但他 从不满足于只做个演员 。
早在29岁时(1969年) , 他就参与制片了科斯塔·加夫拉斯导演的作品《焦点新闻》 , 该片荣获第4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 此后 , 他还担任了《生命之外》《放牛班的春天》等作品的制片人 。
天堂|那位脸熟的老外,再也见不着了
文章图片

《焦点新闻》海报
很多人搞不清楚制片人到底是干嘛的 , 其实制片人对一部电影而言有着厥功至伟的作用 , 他们得全权负责“挑本子、找款子、组班子、卖片子”等全盘工作 。
换言之 , 一部电影会不会拍 , 除了有人肯投钱 , 有人张罗也同样重要 。 0到1的过程很可能就是制片人最大的功劳 , 之后1到无穷才是导演的事情 。
上世纪90年代 , 雅克·贝汉再次解锁了一个新的身份—— 纪录片导演 。 很多人想到纪录片导演 , 要不就是拍社会 , 要不就是拍历史 , 而雅克·贝汉偏偏选了极为困难的生态纪录片 。
天堂|那位脸熟的老外,再也见不着了
文章图片

雅克·贝汉和搭档雅克·克鲁奥德
从担任《猴族》(1989年)算起 , 雅克·贝汉已经在这个领域深耕了20多年 。
“天、地、人”三部曲(《迁徙的鸟》《微观世界》《喜马拉雅》)到《海洋》再到《地球四季》 , 他已经成为这个领域响当当的人物 。
天堂|那位脸熟的老外,再也见不着了
文章图片

不要看作品好像很少 , 但每一部光是拍出来就已经非常之难 。 比如《迁徙的鸟》 , 你的摄影机得捕捉到这些在云端中快速飞行的鸟 , 拍到鸟不难 , 难的是拍到整个飞行的过程 。
天堂|那位脸熟的老外,再也见不着了
文章图片

天堂|那位脸熟的老外,再也见不着了
文章图片

天堂|那位脸熟的老外,再也见不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