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 中国古代有哪些礼仪( 二 )


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 。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 , “无酒不成礼仪” 。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 , 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 , 方可饮用 。所谓:“与人同饮,莫先起觞” 。客人如果要表达对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谢意,也可在宴饮的中间举杯向主人敬酒 。在进食过程中,同样先有主人执筷劝食,客人方可动筷 。所谓:“与人共食 , 慎莫先尝” 。古代还有一列进食规则 , 如“当食不叹”、“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投骨于狗”等,主客相互敬重,营造和谐进食、文明进食的良好氛围 。
五、拜贺庆吊之礼——中国自古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相互关怀、相互体恤,在拜贺庆吊中有许多仪礼俗规 。
拜贺礼一般行于节庆期间 , 是晚辈或低级地位的人向尊长的礼敬,同辈之间也有相互的拜贺 。如古代元旦官员朝贺,民间新年拜年之礼 。行拜贺礼时,不仅态度恭敬 , 口诵贺词,俯首叩拜,同时也得有贺礼奉上 。庆吊之礼,主要行于人生大事中 。人的一生要经历诞生、成年、婚嫁、寿庆、死亡等若干阶段,围绕着这些人生节点 , 形成了一系列人生礼仪 。子孙繁衍是家族大事,诞生礼自然隆重热闹 。婴儿满月时,亲戚朋友纷纷上门恭贺,并馈赠营养食品与幼儿鞋帽衣物 。小孩长大成人时要行成年礼 , 成年礼在中国传统社会称为冠笄之礼 。男子20岁行加冠礼,重新取一个名号,表示该男子具有了结婚、承担社事务的资格 。女子15岁行绾发加笄礼,表示到了出嫁的年龄 。现代成年礼的年龄在18周岁,学校举行集体的成年宣誓仪式,强调青年人的成年意识 。婚嫁是人生的大事,传统社会十分看重 。传统婚礼有六道程序 , 所谓“周公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 。宋代简化为纳采、纳币、亲迎三礼 。婚礼的高潮在亲迎,新郎要到女家亲自迎娶新娘,新婚夫妇拜堂之后入洞房 , 行结发礼与合卺礼 。大婚之日,亲友纷纷前来恭贺,主人要大宴宾客 。寿诞礼,一般在四十岁以后开始举行 。生日那天有庆生仪式,亲友送寿礼致贺 。最后一道人生仪礼是丧礼,谁也逃脱不了 。中国人重视送亡 , 丧礼发达 。人死于正命,是白喜事 。亲戚朋友都来吊唁热闹 。为了表示哀悼心情,人们要奉上挽联、挽幛或礼品、礼金 。亡者一般在三五天内入殓安葬 。拜贺庆吊之礼显示了人们相互扶助的社会合作精神与社会团结的气象 。
以上就是一些就是中国作为古代礼仪之邦的一些礼仪 。
请大家指正 。
"茶礼,长辈礼,帝国礼,祭祀礼”等,其中“孝"是礼仪中最主要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