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类发展史:世界唯一野马曾存新疆引多国抢夺( 二 )


就在欧洲野马野外灭绝之后的几年 , 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现了蒙古野马 , 1881年俄国学者将其命名为普氏野马,其模式标本保存在圣彼得堡博物馆 。之后,多国列强进入中国境内捕捉野马 , 他们知道捕捉野马太难了 , 只好埋伏在野马喝水或经常路过的地方,然后冲出来驱散和追赶小马驹,直到马驹再也跑不动为止(人也累得半死了) 。1898~1903年,俄、德、英、法等国人先后潜入野马栖息地至少5次,捕捉了60多匹马驹,存活下来的只有28匹,并被输送到欧洲,被多家动物园瓜分 。
从20世纪初到二战之前,这些野马生活在这些动物园内还算平安无事 。近现代的几次大规模战争中,马充当的角色开始转变,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战争不再依赖于马这种动物 。二战之后,只有捷克布拉格和德国慕尼黑动物园残存了20匹普氏野马,但实际上具有繁殖能力的只有3公7母,共10匹 。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科学家才受到西方学者的影响,意识到普氏野马可能已经非常稀少了 。在上世纪50年代的多次野外科考中,几乎没有再见到普氏野马 , 而很多目击者宣称的野马都是蒙古野驴或西藏野驴 。最后一匹来自野外的普氏野马是1947年捕捉于蒙古西部的一匹雌马 。它的贡献卓著 , 有效地改善了那10匹具有繁殖力的野马的血缘 。
到了1978年,全世界70多家动物园的299匹普氏野马都是这11匹的后代,而与此同时,中国、蒙古曾经拥有的普氏野马已在野外彻底灭绝了 。1986年,在海归派麋鹿回国之后的一年,普氏野马也回到祖国 。
【马类发展史:世界唯一野马曾存新疆引多国抢夺】2001年,人们再度“驯化”野马,但不再奴役和用于战争 , 让其“变野”,将这一极度濒危的物种重新放归到它们祖先曾经驰骋的家园 。如今,普氏野马生活在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尽管它们还要依赖人类对其进行草料补给 , 但人类从驯化马、食用马、利用马 , 到研究马、保护马,这难道不是一次人类文明历程的浓缩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