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段成式《酉阳杂俎》相关表述
上面提到的《二如亭群芳谱》牡丹条中记载 , “唐开元中 , 天下太平 , 牡丹始盛于长安 。 逮宋 , 惟洛阳之花为天下冠” 。
至于牡丹是如何开拓它的影响力版图 , 为当时的皇宫贵胄、文人士大夫所激赏的 , 洛阳牡丹又如何冠绝一时 , 甚至绵延千年而愈加多姿多彩的 , 这里不再赘述 。
《花史》中有一则关于晚唐一位土豪的牡丹花趣事 。 “唐末刘训者 , 京师富人 , 京师春游 , 以牡丹为胜赏 , 训邀客赏花 , 乃系水牛累百于门 , 人指曰此刘家黑牡丹也” 。
根据这则故事 , 可以知道当时的国都长安 , 赏牡丹已经成为春游的主要内容 。 一位叫刘训的富豪 , 家里种了很多牡丹 , 为了显摆出来 , 让更多人知道 , 在门口拴了一百多头水牛 , 当时的人都称他家的牡丹为刘家黑牡丹 。
本文图片
【典故】国色天香与杨贵妃无关 典故源自唐文宗年间
有一句诗 , 相信大家耳熟能详 。 “唯有牡丹真国色 , 花开时节动京城 。 ”是河南诗人刘禹锡《赏牡丹》中的名句 。
清代钱涛说 , “第一种 , 牡丹花 , 天生富贵 , 号花王 , 称国色 , 花里为尊 。 姚家黄 , 魏家紫 , 而今罕见 , 得君王 , 带笑看 , 倾国倾城 。 醉杨妃 , 倚阑干 , 沉香亭北 , 李青莲 , 题妙句 , 三调清平”(《百花弹词》) , 皆是从国色的高度评价牡丹 。
那么 , 何为国色?黄庭坚在《书幽芳亭记》中这样说 , “士之才德盖一国 , 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 , 则曰国色” 。 所谓国士无双 , 国色倾城 。 牡丹作为百花之王 , 高贵典雅 , 和国色一词融为了一体 , 国色天香也就成了牡丹的代名词 。 这其中还有香艳的典故 。
本文图片
张岱《夜航船?卷十六?花卉》的国色天香条 , 就讲的这一故事 。 故事最早出现在唐李濬的《松窗杂录》中 。
“大和、开成中 , 有程修己者 , 以善画得进谒……会春暮内殿赏牡丹花 , 上颇好诗 , 因问修己曰‘今京邑传唱牡丹花诗 , 谁为首出?’修己对曰:‘臣尝闻公卿间多吟赏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天香夜染衣 , 国色朝酣酒 。 ’”上闻之 , 嗟赏移时 。 杨妃方恃恩宠 , 上笑谓贤妃曰:‘妆镜台前宜饮以一紫金盏酒 , 则正封之诗见矣 。 ’”
大和、开成是唐文宗的年号 。 当时暮春皇宫赏牡丹也已经成为习俗 , 唐文公问程修己传唱最好的牡丹诗是哪一句 。 听到李正封的诗后 , 他对着面前的杨妃说 , 如果你在镜子前喝一杯酒 , 镜子里的你就和李正封诗里的牡丹一样 。
本文图片
【轶事】担心夜来风雨吹尽枝头花 白居易晚上把火看牡丹
欧阳修有句 , “直须看尽洛城花 , 始共春风容易别” , 可见牡丹花在他心中之地位 。 看完了一城牡丹花 , 春天才不会有遗憾 , 才会坦然地和春天分别 。
这首《玉楼春》的上阙写道 , “人生自是有情痴 , 此恨不关风与月” 。 诗人多痴 , 赏花惜花的诗人更痴 。 苏东坡爱海棠花 , 在晚上也要点着蜡烛 , 去花丛中观赏 , 生怕看海棠的时间短(“只恐夜深花睡去 , 故烧高烛照红妆”) 。
白居易不仅写了很多蔷薇诗 , 也写了不少牡丹诗 。 “惆怅阶前红牡丹 , 晚来唯有两枝残 。 明朝风起应吹尽 , 夜惜衰红把火看”(《惜牡丹花二首?其一》) , 也是怕“夜来风雨”吹尽枝头残花 , 所以连夜点着蜡烛去看 。 白居易和苏轼 , 两者的行为 , 相隔数百年 , 却惊人相似 。
- 文化|东莞东城街道第十八届读书节开幕,同步举行系列精彩活动
- 民族|回文姓名: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 荼蘼|开到荼蘼的文化含义
- 文化|2022“阅读北京”系列文化活动启动 90种好书上榜年度主题书单
- 文化|《遇见好书》:打开广西对外文化交流之窗
- 日线|“书香三晋 文化山西”世界读书日线上阅读大赛开始报名
- 文化|【图解数据】生活满溢书香气
- 欧洲|2022成都·欧洲文化季启幕
- 文化|经济日报携手京东发布数据——生活满溢书香气
- |华州花花馍的特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