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河南老农钓到一只背插4支箭的“乌龟”,专家:这一杆18亿( 三 )


在我国文物保护法中有明文写出 , 只有从祖上传下来的文物 , 或是通过合法拍卖、交易而来的文物才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
|2003年,河南老农钓到一只背插4支箭的“乌龟”,专家:这一杆18亿
本文图片

而如果是人们在野外意外捡到文物 , 那么有将其交给国家的义务 。
如果将其私自留在手中 , 便已经是触犯了法律 , 如果要妄图对其进行交易 , 那就更严重了 , 一经发现必要接受法律的惩处 。
其次 , 珍贵的文物需要最好的保藏 , 个人在这方面力有不逮 。
像青铜器这类文物 , 最大的价值便是佐证历史、推动考古工作的进行 , 为我们揭示数千年前的真相 。
而这样的东西 , 最好能够稳妥地保藏起来 , 留到后世作为考古成果的一个证据 , 但这一点个人是很难做到的 。
|2003年,河南老农钓到一只背插4支箭的“乌龟”,专家:这一杆18亿
本文图片

且不说个人生活环境 , 不可能有政府那么稳定 , 普通人在文物保护方面的知识也相当匮乏 。
这种时候最好是将文物交出去 , 让政府部门相关专业人士前来处理 。
最后 , 这种国宝级文物 , 普通人根本不具备收藏的能力 。
俗话说得好 , 塞翁失马 , 焉知非福 , 这样的国宝级文物看似是个香饽饽 , 可实际上却异常惹人眼红 , 可能会给普通人带来杀身之祸 。
历史上发生的那些“匹夫无罪 , 怀璧其罪”的事情难道还少吗?
|2003年,河南老农钓到一只背插4支箭的“乌龟”,专家:这一杆18亿
本文图片

与其将这样的东西留在手中遭人觊觎 , 还不如索性捐给国家 , 让它安安稳稳地待在博物馆里 , 让更多的人有幸能一睹其风采 。
另外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 , 针对这种国宝级文物 , 如果保护不当 , 那么也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
所以直接交给国家相关部门来管理会更加的舒心、简单 。
那么是否有过个人捡到文物却不上交 , 最终引发惨案的事例呢?
自然是有的 , 而且还不止一例 。
|2003年,河南老农钓到一只背插4支箭的“乌龟”,专家:这一杆18亿
本文图片

曾经的错误
在内蒙古地区的张某 , 有一次他劳作之余跑到河里去抓野鱼 。
没想到鱼没抓到 , 却意外地从河里摸到了一块铜牌 , 铜牌上还有一些他认不得的文字 。
他当时没当回事儿 , 往兜里一揣就继续抓鱼了 , 回到家后洗了洗铜牌才发现不对劲儿 。
【|2003年,河南老农钓到一只背插4支箭的“乌龟”,专家:这一杆18亿】那铜牌闪闪发光 , 竟然像是金子!
捡到金牌的张某到处炫耀 , 可是却无人相信 , 最终一怒之下他就来到了文物局 , 请专家们来鉴定金牌的真伪 。
专家在鉴定后判断这是一块出自辽国的金牌 。
由于那一时期辽国并不擅长冶金 , 所以能够产出这样一个金牌是很不容易的 , 这样稀有的文物极具考古价值 , 能够填补历史的空白 。
|2003年,河南老农钓到一只背插4支箭的“乌龟”,专家:这一杆18亿
本文图片

在跟张某解释清楚了这块金牌的假之后 , 专家又询问了他这块金牌的由来 。
当得知这是捡来的之后 , 专家便劝说他交给国家 , 而他则是眼神闪烁 , 说着要“回家和家人商量一下” 。
专家当时不疑有他 , 便答应了这件事 , 万万没想到一个多月上门的时候却发现 , 张某竟然已经将金牌给溶解 , 然后打成了金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