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皇权与教权 为什么欧洲教皇权力这么大( 三 )


欧洲中世纪皇权与教权 为什么欧洲教皇权力这么大

文章插图

公元1073 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七世(Gregory Ⅶ)颁布了基督教宗教界著名的《教宗训令》(Dictatus papae) 。在这个训令第十二条中,石破天惊地出现了这样一行字“可以允许他(教皇)废除皇帝” 。这件事情,显然已经把教权与王权的矛盾完全明面化,并且教权一方已经开始先发制人了 。
王权一方 , 得到消息的是当时萨利安王朝的第三位国王亨利四世(Henry IV) 。亨利四世此时此刻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实施同萨克森的内战 。权衡利弊之下 , 亨利四世果断选择了暂时隐忍 。
欧洲中世纪皇权与教权 为什么欧洲教皇权力这么大

文章插图



公元1075 年 , 已经完美地在战场上镇压了萨克森人的亨利四世胜利归来 。借助胜利余威 , 亨利四世迫不及待地和罗马教廷摊牌了 。当时的教皇格列高利七世警告,亨利四世不要插手北意大利米兰城的大主教任命事宜,否则教皇有权行使权力,将亨利四世逐出教会 。亨利四世则毫不示弱,坚持认为无论德意志本土还是北意大利 , 都是帝国的传统疆域 。在此疆域内 , 只有王权或者皇权才是最高权威 。也就是说,这个国家说了算的,是世俗王权 , 而不是罗马教廷 。
双方的矛盾迅速激化 。
欧洲中世纪皇权与教权 为什么欧洲教皇权力这么大

文章插图

公元1076 年1 月,亨利四世召集了德意志王国疆域内的多名主教,在北意大利的沃尔姆斯(Worms)举行宗教会议 。会议宣布格列高利七世被废掉 , 会议决议即刻执行 。一个月之后,公元1076 年2 月22 日,在这个足够犯二的日子里,罗马教廷做出反制动作 。罗马教廷也决议,所有参加沃尔姆斯会议的人员,包括所有主教也包括国王本人,均被逐出教会 。为期一年,以观后效 。
罗马教廷的决议,显然在宗教界更加具有说服力 。
亨利四世 , 终于被绝望地推到了悬崖边上 。万般无奈,走投无路 。
欧洲中世纪皇权与教权 为什么欧洲教皇权力这么大

文章插图

【欧洲中世纪皇权与教权 为什么欧洲教皇权力这么大】公元1077 年1 月,亨利四世带领妻儿老?。?风尘仆仆地穿越阿尔卑斯山 , 觐见教皇 。然而由于双方在过去的一年之中过于敌对,已经并不存在对话的平台 , 误判形势的教皇匆匆忙忙地躲进了一位德意志藩侯的城堡 。这座城堡,被称之为“卡诺莎城堡”。由于教皇迟迟不肯出来接见亨利四世,国王只能采取低三下四痛哭流涕死缠烂打的招数了 。于是在瑟瑟寒风之中,亨利四世只披着麻布衣服(hairshirt),赤脚站在雪地之中 。期间,不吃不喝一直持续了三天三夜 。到最后,教皇终于从城堡中现身,并且在亨利四世额头上留下一个吻 。双方的第一轮战斗,到这里也就告一段落 。
欧洲中世纪皇权与教权 为什么欧洲教皇权力这么大

文章插图

这件事情,被称之为“卡诺莎悔罪”(Road to Canossa) 。并且,由于这件事情已经让王权耻辱到了地板以下,所以后世也经常用这个词组 , 形容奇耻大辱 。


总而言之,教权与王权之争,是西方世界从古至今的主旋律,一直到16世纪宗教改革为止 。
一个很好的问题 。
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答案 。
这个问题的不断变化或来回跳跃,曾经成为欧洲历史演进与发展的一条主线。
欧洲历史诸多重大事件、精彩故事,都与“求解”、“论证”这个问题有关,比如圣殿骑士团的悲剧式谢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