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哲学家|快,把我的甜点端上来!——《随园食单》与《厨房里的哲学家》对读( 二 )


在《有关煎炸的理论》中 , 作者如此展开:五月的一个晴天 , 阳光柔软 , 下午三点 , 一位“热爱钻研”“举止沉稳”的教授把家里的厨师叫来训话 , “昨天你上的凯旋比目鱼的颜色苍白 , 肉质松懈 , 颜色不正” , 造成“这次不幸事件”是因为“你无视理论” 。 作者由此引出的是加热的“化学理论”——从各种液体的不同热容量 , 到为何快炸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菜品质量 , 以及橄榄油不能用来长时间煎炸食物 , 否则“油中的有些组织颗粒很难溶解 , 因而会被碳化产生焦臭的味道”……且不论这些高论的对错 , 作者确实像牛顿、开普勒对待物理天文一样 , 思考饮食的“奥秘” 。
最明显的表现之一 , 是布里亚-萨瓦里竭力使用包括科学词汇在内的新词汇 , 他自称是“使用新词汇的支持者” , 十分赞赏英语“善于创造新词或借用外来词汇” , 他掌握五种现代语言 , “当我想表达一个概念时 , 如果在我的法语词汇库中找不到答案的话 , 我便会从其他语言中找到合适的结果” 。
相较之下 , 《随园食单》虽提供了不少极具实用性的指导 , 比如“火候须知”中罗列的烹饪用火指南 , 武火煎炒 , 火弱物疲 , 文火煨煮 , 火猛物枯 , 但似乎止于实用 , 缺乏对所以然的追问 。 当然 , 作为一位风流雅士 , 袁枚看重的是食之味 , 强调的是食之趣 。 比如他鄙视火锅的逻辑如下:“冬日宴客 , 惯用火锅 , 对客喧腾 , 已属可厌;且各菜之味 , 有一定火候 , 宜文宜武 , 宜撤宜添 , 瞬息难差 。 ”又说 , 宴请宾客不宜“椅披桌裙 , 插屏香案” , 这样会俗不可耐 , “必须盘碗参差 , 整散杂进 , 方有名贵之气象 。 ”简言之 , 袁枚的饮食谈论耽于经验趣味层面 , 布里亚-萨瓦里则动用了各种当时的最新知识 , 来研究各种饮食科学原理 。 当然 , 《厨房里的哲学家》不是一本今天意义上的“理论书” , 作者以蒙田式的哲思和斯威夫特式的讥俏 , 把食谱、哲理、历史、趣闻、回忆编织在一起 。
眼光挑剔如钱钟书者 , 曾在小说《猫》中赞扬了萨梵冷(布里亚-萨瓦里的旧译名)书里的食谱 。 可今天看来 , 布里亚-萨瓦里津津乐道的食谱 , 多少叫人感觉营养很丰富 , 味道不在线 。 比如作者说 , 好友吕伯先生因为夫人管太严 , 身体虚弱、没精打采 , 他就给吕伯先生精制了一种“特殊的兴奋剂” , 配方如下:洋葱、胡萝卜和欧芹切小块 , 用黄油煎至褐色 , 再加入白砂糖、琥珀、一片烤面包和三瓶水 , 煮沸三刻钟 , 另起一口蒸锅加入公鸡肉、牛肉大火煮 , 佐以足量的盐、胡椒、新鲜黄油 , 把肉炸熟、炸烂 。 再把第一口锅里的液体滤出 , 倒入煮肉锅 , 再煮三刻钟 。 作者表示 , “如果不加糖和琥珀 , 汤的味道别具风味 , 可以用来做晚餐招待鉴赏家级别的人物” 。 吕伯先生的医生听闻这个配方后 , 给布里亚-萨瓦里鞠了一躬 , 表示病人的发热状况肯定能让这次“食疗”给治愈 。 医生建议病人 , 第二天早晨再喝一杯巧克力 , “记得往里面打上两个新鲜的蛋黄” 。
布里亚-萨瓦里说:“国家的命运取决于人民吃什么样的饭” 。 如此高热量的饭菜 , 是否可看作大革命后法国迅速发展的结果?长期这样吃难免营养过剩 , 好在书中也未雨绸缪地给出了“肥胖症的预防与治疗”的办法 。
经过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的大发展 , 尤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 陷入“现代”迷茫的西方人到古老的东方寻找答案;与此同时 , 自感落后的东方 , 也开始了学习西方的现代化之路 。 大批留学生到达西方 , 众多东方学家开始研究中国 , 开启了中西互动的新阶段 。 在此背景下 , 英国著名翻译家阿瑟·威利为白居易、袁枚等中国文人撰写的英语传记 , 深受大西洋两岸读者的欢迎 。 史景迁对他的评价 , 显示出此时东西方的错位:威利“笔下的中国和日本仁爱而和谐 。 精读这一时期的报纸 , 西方人才知道 , 自1895年以来 , 中国便是山河破碎 , 生灵涂炭 , 深受战争之苦 , 而日本则全盘西化 , 在经济高速增长与实现工业化之后 , 进入了一个狂躁而危险的时期……但是 , 威利却通过笔下的清少纳言和白居易 , 将读者带回礼仪之邦 , 回到了颇有品味的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