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从《繁花》到《浮生六记》,这位导演如何改编经典?( 二 )


马俊丰理解的昆剧《浮生六记》被置于极限情景中 , “沈复等待亡妻 , 第一次没等到 , 第二次还是没有 , 观众以为 , 第三次芸娘一定会来 , 结果依然没来 。 大家看懵了 , 他们原以为《浮生六记》是《牡丹亭》那样的还魂故事 。 罗周把情节浓度变得稠密浓郁 , 让观众目不转睛盯着舞台 , 稍微看下手机 , 可能错过情节 。 ”
年轻的导演与编剧把悬疑剧元素注入古老昆剧 , 悬念又与男女之情息息相关 , 令《浮生六记》变得有张力和耐人寻味 。 有观众评论 , “在手机点赞就可以表态的信息年代 , 讲述这么长情的一个故事 , 对人的内心冲击很大 。 ”
“《浮生六记》还有一重含义:人死了 , 文字可以让她重生 。 这很让我鼓舞 , 文艺创作是多么伟大的事 。 ”忙忙碌碌排练、不停推翻重来 , 马俊丰始终保持对舞台的热爱 。
有关舞台的点点滴滴 , 都让马俊丰想去琢磨:排演《繁花》 , 他将原著看了无数遍 , 翻阅小说评论 , 给人物关系画图 , 随时能回答演员们稀奇古怪的问题;排演《浮生六记》 , 他读上百万字论著 , 看各个版本《浮生六记》 , “把昆曲、江南文化、园林文化包裹在这一版《浮生六记》 , 我的内心很舒服 , 可以畅快淋漓输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