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擎|致敬奋斗者| 陈擎:相伴广交三十年,见证广州旋律陶染世界( 二 )


“但2020年6月后即使恢复线下演出 , 不确定性还是多了起来 , 我们的预售票制度也停止了 , 再加上国外一流音乐家也无法像以前一样前来交流 , 所以为了音乐会如期举行 , 我们都要未雨绸缪 , 提前数月有预见性、前瞻性地进行布设 , 这些是音乐总监和我的主要任务 , 当然也有我们走遍世界五大洲的整个业务工作团队在幕后有序开展工作 , 这样的保证机制有赖于广交长达20多年的职业化建设 。 ”
目前广交最年轻的在职乐手是98年生人 , 00后也即将进入团队 , 整个乐团几百人 , 年龄段从五零年跨越至零零年 , 面对思维上的代沟 , 陈擎作为团长也要在管理上有所不同 , 何况疫情之下 , 他还要兼顾线上乐团工作 。
然而 , 尽管变数较多 , 事情琐碎 , 但很难在陈擎身上感受到焦灼与不安 , 他很坦然面对让常人忧虑的困境 , 这除了得益于他本人沉着淡然的性格外 , 也似乎源于他对乐团的信赖 。
“没有忐忑 。 即使最初疫情期间 , 我们广交作为最早进行线上演出的乐团 , 我也没有对这种未有先例的尝试感到忐忑 , 我们从1998年开始 , 就进行录音储备 , 积累了四千多首乐曲 , 即使每天连续播放 , 也可以有十年不重复 , 这是乐团带来的底气 , 当时我们可以给观众一个承诺 , 不用节制 , 播放到线下演出恢复的那一天 。 ”
陈擎|致敬奋斗者| 陈擎:相伴广交三十年,见证广州旋律陶染世界
文章图片

广州交响乐团/受访者提供
“前辈打下很好的基础 , 我在此传承”
在陈擎言谈中 , 比起“我” , 他更常用到的主语是“我们” , 他总是会提及自己的前辈与团队甚至乐迷 , 在他口中 , 他更像是一位传承者 , 继往开来 , 守先待后 。 他以广交为荣 , 以前辈的远见卓识为荣 , 以后辈的朝气蓬勃为荣 。
“广交音乐季从质量到艺术家 , 都与世界接轨并对标 , 拿我们音乐总监余隆先生的话来讲 , 是世界水准 。 还有我们广青交(广州青年交响乐团) , 它的模式放在全世界也是一个经典的案例 。 可以说是在广交一代代人的推动下走到现在 , 像我的艺术领路人余其铿老团长 , 打下很好的基础 , 我在此传承 , 也会在未来 , 朝着更清晰、更良性有序的方向 , 发展下去 。 ”
谈及乐团经历的困境与荣耀 , 陈擎有着说不完的话 。 或者 , 换言之 , 这些也是他亲身经历过的波折与感同身受的精彩 。
陈擎|致敬奋斗者| 陈擎:相伴广交三十年,见证广州旋律陶染世界
文章图片

广州交响乐团演出照/受访者提供
“1996年以前 , 乐团经营不太好 , 大家下班后还会去做一些兼职 , 那时 , 有国外唱片公司想签我 , 说要打造中国‘肯尼·基’ , 这是我唯一一次差点动摇 , 选择转行 。 但很感恩 , 当时我的恩师余其铿团长送我前往香港演艺学院进修两年 , 顺便为母校打个广告吧 , 它在QS世界大学表演艺术学科中排名全球第10、亚洲第1 。 ”
“当时我师从香港演艺学院院长安东尼·卡姆登教授 , 他是英国著名双簧管演奏家 , 伦敦交响乐团双簧管首席 , 同时也是乐团的董事会主席(相当于团长) 。 冥冥之中的转折 , 回过头来发现 , 我现在在做他曾经做的事情 , 这好似命运的缘分 。 再后来 , 乐团1997年拉幕考核 , 竞聘上岗 , 1998年职业化正式开启 , 有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 我也在演奏和行政上尽己所能 , 一路同行 , 再未想过离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