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卖人肉包子的人 孙二娘做人肉包子是哪一回( 二 )


水浒传卖人肉包子的人 孙二娘做人肉包子是哪一回

文章插图
三、为什么官府和当地村民不闻不管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孙二娘做得再隐秘,她做人肉包子的事儿,终究还是传遍了江湖 。如果连江湖上都知道了,村民根本没有理由不知道 。
按照常理 , 任何一个人得知自己附近的酒店居然在做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 , 他的第一个反应一定是报告官府 , 可为什么从来没有人报过,官府也从来没有管过呢?小说中有一段描述可以揭开这个谜题:
有那些入眼的,便把些蒙汗药与他吃了便死,将大块好肉切做黄牛肉卖,零碎小肉做馅子包馒头 。小人每日也挑些去村里卖 。如此度日 。
武松拿下孙二娘之后,张青回来,一五一十地说出了这番话 。其中最让人毛骨悚然的就是这一句:小人每日也挑些去村里卖 。
附近村里的,谁不知道孙二娘夫妇是什么货色?谁不知道他们做的什么营生?可张青依旧挑着肉包子去村里卖,而且是“每日”去卖,说明生意还不错,村民也经常买 。
村民在明知张青的包子馅是人肉之后还欣然购买,而且居然不去向官府告发,那么,依旧有两个可能:一是当时对吃人肉包子习以为常,二是村民慑于孙二娘夫妇的凶名,不敢告发 。
所以,孙二娘夫妻的酒店,才能够在十字坡一直安安稳稳地开下去 。否则,只要官府派上百十个兵?。?轻松拿下他们夫妇 。
水浒传卖人肉包子的人 孙二娘做人肉包子是哪一回

文章插图
结语:并不是客人没有吃出包子的味道不对,而是因为吃出来的,要么不敢声张,要么被孙二娘夫妻干掉了 , 要么吃得津津有味 。作者在书中营造的世界架构 , 仔细想一想,毛骨悚然啊 。
【水浒传卖人肉包子的人 孙二娘做人肉包子是哪一回】这个问题要看怎么说,不是吃饭的客人尝不出什么是牛肉、什么是人肉 。问题是普通的客人就是吃出了人肉,他敢说吗?还不是只有快点结账走人 。能从孙二娘的客店里活着走出来,已是万幸 , 谁还敢当场揭穿,自找麻烦 。只有武松这样的好汉,凭自己的一身武艺,连吊睛白额大虫都不怕的人 , 敢和她叫板外,谁有这个胆量 。因此我认为不是客人吃不出来,是吃出来了敢不敢说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