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里的“亲密关系”,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藏品在京展出( 二 )


|影像里的“亲密关系”,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藏品在京展出
本文图片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时空之间》 , 2003 , 布幕背投影像 , 2分12秒 , 黑白无声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
展览主题随着现场动线的深入由浅及深 , 观众随着作品会渐渐去思考媒体所带来的压力 , 以及这种压力下的个人隐私的保护 。 作为这种尺度变化探索的先驱 , 吉莉安·韦英于2000年创作的影片是最早一批公开展示亲密关系的数字作品之一 。 在她的作品《创伤》中 , 韦英在小隔间里上演了一场面对面的真人秀节目 。 八名受访者被邀请在镜头前讲述发生在他们童年时代的创伤性经历 。 每个人都戴着一个模仿着悲伤孩子的面部特征的塑料面具 , 以及一顶合成纤维假发 。 这种装扮 , 作为一种近于可怖的嘲弄 , 滑稽又痛苦地唤起了一段想象中的童年 , 其中充满了属于个人的戏剧成分 。
|影像里的“亲密关系”,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藏品在京展出
本文图片

吉莉安·韦英《创伤》 , 2000,显视器上影像 , 28分 , 彩色有声 , 图片由伦敦莫琳·佩利画廊提供 吉莉安·韦英
同时 , 人们在网上的多重形象导致了身份的不断复制 。 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出现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特别强调由此所产生的焦虑感 , 这也使我们的亲密关系通过社交媒体和多媒体的发展 , 在“地理”的图景上延伸 。 瑞安·特雷卡丁的影片《I-Be域》呈现了一连串受情景喜剧和真人秀启发的人物 , 夸张地讽刺了被当今新的沟通方式推到高潮的自我表达 。 这些看似即兴而为的台词都由艺术家丁亲自创作 , 揭示了年轻人的刻板印象 , 对从青春期到成年的过渡期中的身份探索进行再现 。
|影像里的“亲密关系”,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藏品在京展出
本文图片

瑞安·特雷卡丁《I-Be域》 , 2007,影像投影 , 108分 , 彩色有声,图片由艺术家和柏林施布特-玛格画廊提供
“在隔离中 , 触发对亲密关系的反思与渴求”
数字时代带来的转折点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私密空间 , 对这种私密空间的反思在这个展览当中的最佳体现是菲利普·帕雷诺和道格拉斯·戈登创作的《齐达内:21世纪的肖像》这一影像装置 。
作为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影像收藏的代表作 , 影片《齐达内:21世纪的肖像》对法国球星齐内丁·齐达内在 2005年的一场比赛进行了实时跟拍 。 这部时长90分钟的电影以晃动的镜头 , 拍摄了这位足坛巨星的赛场行止 , 夹杂着许多莫名其妙的电视转播画面和“意识流”片段 。 由此提出了如下的质疑:当媒体和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传播了关于亲密关系的理念 , 并由此将一个人的生活完完全全展现在了所有人的眼前时 , 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 。
|影像里的“亲密关系”,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藏品在京展出
本文图片

道格拉斯·戈登和菲利普·帕雷诺《齐达内:21世纪的肖像》2006
对于展览的表现形式 , 策展人杰西卡·卡斯特克斯表示:“正如这次展览的标题 , 重点是对‘维度’、‘延伸’、‘尺度’这些概念进行思考 , 反映了当代影像装置不同的形式和特点 , 其中有建筑元素、雕塑、家具、多屏幕等各种介质 , 共同建构了一个环境 。 这些集合创造了一种符号库 , 同时又能够生成叙事 , 使观众能够沉浸式参与其中并且充分互动 。 ”
策展人奥迪尔·布尔吕把这次跨越中法的展览当成一个不断更新自我的机会 , “与红砖美术馆的合作也让我们对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这些影像藏品提出新的问题与挑战 , 对藏品所代表的主题重新思考 , 比如这次艺术家夏洛特·莫斯用中国的雕塑重新去构思她的视觉作品 , 与红砖美术馆的空间进行对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