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那豆当然是认同和钦佩爷爷的 。 但同时 , 他也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好人未必就过得好 , 世间对“好”多是辜负 。 于是这场追寻骨灰的旅程 , 始终显得充满了仪式感:如同瘦弱的堂吉诃德骑着他拉胯的劣马 , 那豆追的是亲人的骨灰 , 更是在追一种道理、一个心结 。 当然不至于搞出什么大战风车的桥段来 , 那豆的旅程喜剧多于悲剧、轻松多于沉重 , 至少石一枫让我们看到的部分是这样——从技术层面来讲 , 石一枫在小说中设置的每一种显性叙事阻力 , 都被很快地克服掉了 。 但那豆仍然带着读者看到了其他更多更复杂的东西 。 在阅读小说后半部分的过程中 , 我不断想起多年前火过的一本书 , 《世界是平的》 。 那本书讲的是全球化 。 的确是平的 , 那豆这样一个没有知识没有技能甚至没出过几次二环的傻小子 , 说走也能环游世界 , 并且最后还能把事儿办成 。 然而 , 这一切似乎又只是表象 。 在一个愈加平坦化的世界上 , 人与人之间的沟壑似乎又更深了 , 自我内心深处的沟壑似乎也更深了 。 爷爷心心念念着的“他们” , 正分化得越来越厉害、相隔得越来越遥远 。 让我们来看看三份骨灰背后的政治经济学“出身”吧:那豆家是空壳子的“前朝贵族” , 黄家老太太是“革命英雄”、但其衍生出的子辈又成了(显然不光彩的)“全球化新贵”“金融投机大佬” , 至于田谷多与何大梁 , 则是卖命的、沉默的底层劳动者 。 如此不同的三种人 , 如此意味深长的三种隔阂 , 竟是在死亡的面前 , 才被轻而易举地打通了、置换了;“我们”和“他们”的“通约”、人与人之间的“齐物” , 靠的是火化事故 。 这背后当然有巨大而悲哀的讽刺性 。 而阴晴的出现 , 连同她的“研究项目”(以及抗抑郁药物)一起 , 则引出了另一个话题:世界出了问题 , 当我们试图搞清楚这些问题 , 却发现我们自己也连带着出了问题 。 这个世界无比繁荣、无比便利 , 却也愈发变得令人想不透、摸不清、走不进 。 在这样的世界里 , 人必是不安和孤独的 。
我想 , 这是新一代人的困惑 。 阶层差别体验、价值伦理困惑、人生规划的不确定、内心世界的动荡感……更深层的“事故”正在不断发生 。 正因如此 , 并不聪明的那豆 , 在“起范儿”硬干硬来的时刻 , 会让人心动、会容易获得认同——在那样的时刻他依然是“不聪明”的 , 但他的心里有着“信” , 在某一瞬间他是确定的、是绝不怀疑的 。 在此意义上 , 我甚至愿意将《漂洋过海来送你》看作石一枫对《心灵外史》的改写或曰“串写” 。
只可惜 , 那豆不聪明 , 却不真傻 。 他能“上头”、能“支棱” , 却终究躲不开这样的内心独白:“他心疼的对象还包括爷爷 , 并且他又从爷爷想到了自己……阴晴的活法是对了还是错了?他的活法又是对了还是错了?如果不知对错 , 他们又该怎么活着才是恰当的?”
尾声部分里 , 反反复复出现很多次的一个词 , 是“明白了” 。 然而 , “明白”了什么呢?甚至 , 真的“明白”了吗?也许不想明白 , 也许原本明白、却终于不忍心说破——就好比 , 那豆和阴晴总归不适合在一起 。 又好比 , 其实死亡最终也没有让一切真正变得平等 。 再好比 , 那让那豆“起范儿”的东西、那些平凡却高贵的道德理想 , 究竟是不是无奈和悲剧性的 , 它现如今还能不能存活、是否还真的保存有“令世界变得更好”的现实力量?
- 黄龙玉|“麻雀变凤凰”,玉界新兵黄龙玉来袭
- |太师椅:一把有“官职”的椅子,在古代是地位的象征
- 马未都|16岁少年靠“捡漏”身价上亿,马未都说:从未听说过此人
- 版画|福州“非遗”版画艺术家用雕刻刀记录抗疫感人瞬间
- |迪拜再添新地标!未来博物馆正式开放,形如“丹凤眼”
- 万茜|万茜、刘敏涛如何演绎“女士的品格 ”?
- 敬惜字纸|桂平人文:从桂平唯二的岭头村惜字炉讲古代的“敬惜字纸”文化
- |“天府旅游名品”推选中,各地派出了哪些“选手”?
- 女士的法则|“袋鼠一族”正在兴起,父母夸赞儿女有出息,大学生或将愈演愈烈
- |日照银行黄海一路支行举办“温情五月”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