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04件稀世文物,出土险被混凝土直接浇灌,专家惊出一身冷汗( 三 )


到了2月21日 , 施工现场又出现了奇怪现象 , 当推土机推去夹杂着青灰色膏泥的褐色土层后 , 工地上出现了一些麻灰色的石块 , 继而又挖出来一块经过人力加工的花岗岩大石板 。 一直密切关注工程现场的王家贵见状 , 立刻下令停工 , 并通知了其他雷修所的领导同志 。 随后几名技术人员用铁锹清理现场 , 在灰白色的土层下 , 发现了一层经过人工凿制的、大小相仿的石板 。
|15404件稀世文物,出土险被混凝土直接浇灌,专家惊出一身冷汗
本文图片

擂鼓墩施工现场
“石板是人工加工 , 此处必是古墓无疑!”郑国贤所长立刻派人向县文化馆打去电话 。 经过一番催促之后 , 县文化馆的专家总算是赶到了现场 。 可是让人再次失望的是 , 这两位专家在围着工地转了一圈后 , 又说出了让人大跌眼镜的判断:“石板虽不寻常 , 但是平铺的 , 不像是有古墓 , 也有可能是当年日本鬼子投降后 , 国民党在这里修建的军械库坍塌后的石板残留 。 ”
最后通牒
这一次 , 雷修所的几位首长对“专家”的判断表示了极大的怀疑 。 他们决定兵分几路 , 一方面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 , 请求暂停施工 。 另一方面将民工分散到其他地方平整土地 。 最后还给县文化馆下了不客气的“最后通牒”:“现在的情况越来越像地下古墓 , 请你们好好看一看 , 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 其实这是你们分内的事 , 我们作为施工单位 , 本可以不管不顾 , 如果你们再这样和稀泥、捣糨糊 , 为了保证施工进度 , 我们就干脆把现场爆破推平 , 然后把钢筋水泥灌进去了 。 ”
就在雷修所的同志们紧锣密鼓行动的同时 , 县文化馆却还是迟迟不见动静——原来文化馆的领导对雷修所五次三番“谎报军情“产生了强烈的抵触心理 。 无论雷修所怎么催 , 都采取了避而不见的战术 。 最后还是在得知消息的县文教局局长的亲自督办下 , 这才派了一个据说在省考古培训班学习过的副馆长来到了现场 。
|15404件稀世文物,出土险被混凝土直接浇灌,专家惊出一身冷汗
本文图片

古墓勘探
这位副馆长和前几位“专家”一样 , 先是在现场勘查了好一会 , 这里看看 , 那里翻翻 , 最后说道:“这里有填土 , 有白膏泥 , 还有人力加工的石板 , 下面应该是一座古墓 。 可是我在省里培训班学习时 ,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不规则的多边形墓坑 , 像手枪又像锤子 。 因此我也不敢断言下面就是一座古墓 , 这事还得请襄樊地区博物馆的同志们勘察以后 , 才可以知道地下面到底是骡子是马 。 ”
听了这一席话 , 雷修所的同志们心情别提多郁闷了 , 明明事实都已经摆在眼前 , 却总是得不到一个明确的说法 。 不过好在这位副馆长虽然没有给出大家想要的答案 , 却联系上了襄阳地区博物馆的王少泉 , 后来王少泉又联系到湖北省博物馆考古队队长谭维四 。 谭可是中国考古界货真价实的“神仙”级人物 , 曾主持过江陵楚都纪南城、江陵望山楚墓、江陵凤凰山秦汉墓等重大考古发掘工作 。
惊出一身冷汗
谭维四赶到现场时 , 也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 。 在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时 , 谭老依然十分激动:
“那可真是千钧一发 , 当时刚进行过爆破施工 , 工地上一片狼藉 , 最深的炮眼距离椁盖板只有80厘米 , 如果不是雷修所的同志们执着的精神 , 这座大墓恐怕就要随着炮弹和混凝土灰飞烟灭了 。 ”
|15404件稀世文物,出土险被混凝土直接浇灌,专家惊出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