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品《论语》┃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二 )


如果把等级观念从孔子的“仁义礼智”中剥离 , 我们会发现 , 孔子讲的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与关系 , 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 老子把万物之源及规律称之为“道” , 把“道”的具体体现称之为“德” 。 老子把自然之道等同于社会之道 , 显然是不科学的 。 孔子并不讲自然 , 只讲社会 。 我们摒弃孔子的社会规则的“道” , 留存其维护“道”的“德” , 那么就能达到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效果 。 有学生问我 , 科学重要还是道德重要 。 我的回答是:道德重于一切 。 从源头上说 , 我们是集群性动物 。 但凡集群性动物 , 都有维护集群的纽带 , 没有这种纽带 , 就无法集群生存 , 也就没有集群性动物的存在 。 动物具有集群性 , 它们维护集群的纽带是本能的;对人类来说 , 集群性就是社会 , 人类维护社会的纽带则是道德 。 这也是孔子道德理论的伟大之所在 。 科学可以克隆人 , 但道德不允许 。 道德一旦被毁弃 , 社会就不复存在 , 人就没有生存的基础 。
孔子为了使自己的理论显得具有说服力 , 把尧舜时代的制度作为根据和典范 , 用以显示自己的正宗 。 仔细想一想 , 氏族社会肯定比国家产生之后的社会更具道德规范 。 氏族社会没有法律和警察 , 他们用“原始禁忌”来维护道德 , 触犯禁忌是要被处死的 。 也就是说 , 违反道德准则等同于犯罪 。 孔子把尧舜时代作为典范是对的 。 其后孟子进一步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 , 这符合母系氏族社会的现实 。 老人社会化赡养 , 孩子共同抚养 , 是原始社会的现实 , 也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 。 孔子把社会道德延伸到家庭伦理之中 , 提倡“孝悌”观念 。 现代社会应该把家庭伦理还原为社会道德 , “孝悌”观念也应该还原为社会道德 。 老年人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 , 这是原始氏族社会就有的社会道德之一 。 人类的第一个婚姻形式“血缘婚” , 就是为了保护老年人而诞生的 。 为什么要保护老者?因为老年人拥有更多生产知识与经验 , 知识与经验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 。 敬老爱幼 , 是任何集群生物的本能 。 狒狒迁徙时 , 幼崽和老弱狒狒以及雌狒狒始终是走在队伍当中的 , 强壮的雄狒狒开道 , 半成年的雄狒狒殿后 。
有人喜欢用“传统美德”来说《论语》 , 这显然是不够的 。 道德是没有传统的 。 所谓传统 , 就是过去的和与其他民族不同的 , 但道德不是这样 。 一些人类文明发展出来的道德 , 根本就不可能具有什么民族特色 。 比如诚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 , 难道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不是的 。 抚养儿女、赡养老人难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也不是 。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这样的道德 , 都不可能发展到今天 。 所有美德都是全人类的 , 而不是某个民族的 。 孔子提倡“仁义道德”的理论是人类人文精神的体现 , 他与柏拉图体现的科学精神一起 , 构建起人类文明的两块基石 。
孔子在人类思想史上 , 世界性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 无论哪国学者写世界哲学史 , 都不可能跳过孔子 , 不可能不把孔子放在人类思想的一个高峰来阐述 。 即便是现代社会人们如果要站在历史伟人的肩膀上研究思想的话 , 就必须攀登孔子这座人类思想的高峰 。 正是鉴于此 , 本人才跟学生讲解《论语》 , 希望能帮助学生登上孔子理论之巅 。 作为教师 , 我认为有责任结合现代的观念来对孔子的理论进行论述与品鉴 , 从而更好地传承人类的思想文明 。
阿奎于沪上2021年8月6日
|教学生品《论语》┃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