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供电员工,一个人建起一座博物馆( 二 )


他立即跨步上前 , 出价道:“老板 , 我给您100元 , 您把这块表交给我吧!”一般来说 , 电表拆开零件后大概只能卖5元左右 。 老板看李如兵激动的表情 , 立马坐地起价 , 要价500元 。 机不可失 , 李如兵掏出钱包 , 付款买回了这块电表 。
|这位供电员工,一个人建起一座博物馆
本文图片

小小电表承载着历史
李如兵不仅收藏电表 , 还仔细研究每块电表的来历 。
李如兵刚开始收藏电表的那个年代 , 没有电脑 , 更谈不上网络 。 靠着一辆自行车 , 他东奔西走 , 向老师傅请教 , 跑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 了解学习电表的生产、使用情况 。
在不断学习中 , 李如兵详细掌握了电表的工作原理和导磁材料、矽钢片等技术的升级换代 。 他不仅对各类电表如数家珍 , 更对每只电表的零部件、特点烂熟于心 , 而且还掌握了一手绝活儿——蒙上眼睛 , 光靠手感 , 即可在30秒内辨别电表的年代、型号 。
|这位供电员工,一个人建起一座博物馆
本文图片

李如兵工作时拆解的电表 。
这一块块老电表不仅记录着过去的电力技术、中国用电计量方式的变化 , 更是历史的一部分 , 证明着历史 。
|这位供电员工,一个人建起一座博物馆
本文图片

这块EO式电表是新中国第一批电表 。 它是李如兵从拍卖网站上拍下来的 。
第一眼看到它 , 李如兵就被上面的“上海公私合营华通电机厂”字样给吸引了 。 他知道 , 这个厂子有历史 , 这块表应该有来历 。 他在网络上广泛搜索“华通电机厂”资料 , 终于有一天 , 在旧书网站上看到了一本杂志的封面 , 上面正是这块电表 。
李如兵买下了这本《电世界》杂志 , 在内文中找到了这块表的来历——1952年4月24日 , 经过两年多的钻研 , 上海华通电机厂工人试造出新中国的第一只单相电表 , 准确性完全达到国际标准 。 作为“五一”节献礼 , 工人们将这第一只电表系上红绸带 , 由华东工业部转给毛主席 。 随后 , 以该款表为基础 , 我国第一批电表开始批量化生产 。
|这位供电员工,一个人建起一座博物馆
本文图片

经过30多年的寻找、收藏 , 李如兵收集了200余款电表 。 每一块电表 , 他都登记造册 , 记录资料 , 共积累了18本手写资料本 。
从机械到智能、从进口到国产 , 从人工抄表到智能抄表和远程监控、从人工校验到自动化检定 , 一块小小的电表所走过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电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缩影 。
|这位供电员工,一个人建起一座博物馆
本文图片

如今 , 李如兵的“电表博物馆”从家里搬到了更大的地方——姜堰供电公司将主楼二楼总面积约为300平方米的区域改造成了电表博物馆 。
该公司工会从加强电表保护、深入挖掘电表承载的电力计量文化价值的角度 , 向李如兵提议建设电表博物馆 。 李如兵虽然有些不舍 , 但也觉得这可以让更多人认识电表、了解电力历史 , 于是将所收藏的电表及资料全部捐赠出来 。
该博物馆已于近期向公众免费开放 。 大家可以在工作日来这里参观 , 从电表了解电力发展的历史和电力人追求技术进步的历程 。
点击视频 , 了解更多
|这位供电员工,一个人建起一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