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技术|AR文旅进行时:看见历史,把玩文物( 二 )


影片与图册是“数字圆明园”的一部分 , 同期发布的圆明园移动导览系统将复原出的建筑数字化 , 现场参观及在家云游的观众能在屏幕上直接看到曾经的圆明园 。
如今 , 原址复现圆明园的第二种方案也已实现 。 2019年 , 百度增强技术部门将屏幕上的圆明园与现实中的遗址串联 , 通过手持移动AR , 即可看到“完整”的圆明园大水法 。 依靠百度研发的视觉定位与增强服务技术VPAS , 参观者能在自己的手机上看到被重新“建造”出来的大水法 。 屏幕上 , 原本零散的石块和圆柱之上先出现一层线条勾勒的建筑草图 , 然后这破碎遗迹中树立起的建筑框架被逐层上色 。 复原完成后 , 半圆海棠形的喷泉池内有十只铜狗向中心一只铜梅花鹿喷水 , 形成“猎狗逐鹿”的景象 , 喷泉后的大理石石龛以北紧靠远瀛观平台 , 雕有精美纹路 。 当参观者围绕遗址移动 , 能看到大水法的不同角度 。
“我们想让使用者感受到遗迹曾经的宏伟 , ”百度视觉技术部、增强现实技术部总监丁二锐告诉南方周末 , “另一方面想和园方共同传递的是对屈辱历史的反思 。 ”
除去实迹复现 , AR还能实现场景复现 。 在徐文荣费尽心力建起的圆明新园参观时 , 参观者戴上亮风台的AR眼镜 , 就能看到雍正皇帝在仆从的陪伴下走向石雕屏风与巴洛克式石门前的宝座 , 观赏喷泉 , 也能“目睹”人去楼空后 , 圆明园陷入火海与浓烟之中……
让文物“出现”在你手里
需要被看见的还有文物 。
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果(2017年) , 全国5000家左右的国有博物馆中 , 总共1.08亿件/套可移动文物 , 但由于苛刻的保存和展出条件 , 展出率只有2% 。 按这种展出速度 , 观众要用913年才能看完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所有书画 。
网络虚拟技术成为破局关键 。
疫情期间 , 不少博物馆试水直播展出 。 在北京鲁迅博物馆的直播中 , 观众们得以一睹尘封已久的十件一级文物 。 “这件大同十一年的方砖砚 , 是为了这次直播 , 严格按照文物提取流程和操作规范 , 临时摆放在了当年的位置供网友欣赏 。 ”面对镜头 , 博物馆研究室主任、研究馆员姜异新说道 , 她随即补充 , “直播结束马上回归文物库房 。 ”
直播能让观众看到更多文物 , AR技术则能让观众全方位、多角度地欣赏每件文物 。
“可能很多人进入博物馆会两眼一抹黑 , 不知道来看什么 , 也不知道眼前的文物价值在哪里 。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工作人员周晓光告诉南方周末 , “你需要给他们讲故事 , 用他们愿意听的方式去讲给他们听 。 ”
十三行博物馆主要展示的是清代广州十三行的历史 , 馆藏文物全部由中外热心人士无偿捐赠 。 该馆在2018年和AR专业机构亮风台合作推出了AR导览功能 。 参观者可以通过十三行博物馆App对馆内精选文物进行扫描识别 , 一边听语音导览 , 一边在屏幕上观赏文物的数字化影像 。
目前 , 该博物馆参观者最喜欢的AR内容是一楼的“与文物合照” 。 在电子屏上 , 参观者可以挑选喜欢的文物 , 将其缩放、旋转至合适的大小、位置 , 按下电子屏的拍照快门 。 合影的有“拿着”精美外销扇的孩子 , 也有“捧着”广彩瓷器的老人 。 亮风台产研副总裁韩磊说 , 这种互动体验“让之前隔着玻璃摸不着的文物‘出现’在你手里 , 让你从隔靴搔痒往前走了一步” 。
通过AR技术 , 山西博物院的役夫俑“活了” 。 他高鼻深目 , 头戴圆顶毡帽 , 留着小八字胡 , 右手紧握拳向上高举 , 似乎正费力牵着身后的骆驼 。 脑袋微斜着的他眨着眼睛 , 嘴巴一张一合地说自己“平时游走在这天地间 , 饿了就吃肉 , 冷了就喝点烈酒 , 累了就枕着漫漫黄沙与月亮聊天” 。 这一幕出现在2019年的视频节目《听!文物在说话》中 , 由百度联合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馆等国内外多家知名博物馆推出 。 在阿云嘎等公益讲解员的配音与表情姿态捕捉下 , 文物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