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溶溶|“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爸爸”100岁了(有赠书)( 二 )



任溶溶作品书影
任溶溶觉得译者应该像个演员 , 经常要揣摩不同作者的风格 , 善于用中文表达出来 。 原作者的书既然是写给不同年龄的孩子看的 , 自然要让他们的小读者看得懂 , 看得有兴趣 , “我们译者也就应该做到这一点 , 让我们的小读者看得懂 , 看得有兴趣” 。
2003年 , 任溶溶荣获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同年 , 荣获首次设立的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杰出贡献奖;2012年 , 他还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
诗人赵丽宏说:“任溶溶翻译儿童文学口语化、通俗易懂 , 又带着特别的优美 。 他翻译儿童诗 , 声韵、节奏符合儿童需求 , 又不失诗的韵味 。 他纯粹、坚持 , 一辈子为孩子们写作、翻译;他专注、追求自己的风格 , 那就是用化繁为简的方式让文字抵达读者 。 ”
每一首诗都能给孩子们一些快乐 ,
一点意想不到的东西
“我为什么搞儿童文学?因为儿童文学就好像在跟小孩子聊天、讲故事 , 我喜欢随便聊天 , 我用的文字也是大白话 。 ”任溶溶的创作信条是 , “生活中有意思有趣的可写东西多的是” 。
童话《没头脑和不高兴》就是聊出来的 。
任溶溶|“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爸爸”100岁了(有赠书)
本文图片

20世纪50年代 , 任溶溶在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 , 经常去少年宫给小朋友们讲故事 。 “我自己就是那个‘没头脑’ , 常常糊里糊涂的 。 跟小朋友在一起聊天的时候 , 这个故事竟然自己就跑出来了 。 ”
“没头脑”记什么都打折扣 , 糊里糊涂地造了三百层的少年宫 , 却把电梯给忘了;“不高兴”任自己性子来 , 上台演《武松打虎》里的老虎 , 他不高兴了 , 武松怎么也“打不死”老虎 。
这两个角色 , 在小朋友中流传极广 , 让几代读者笑破了肚皮 。 1962年 , 还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成了美术片 , 成为亿万中国人美好的童年回忆 。
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魏育青至今印象深刻:“我记得我是小学一年级 , 就看刚刚拍好的同名美术片《没头脑和不高兴》 , 到今天看还是很有意思的 。 ”
任溶溶|“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爸爸”100岁了(有赠书)
本文图片

任溶溶尤爱写儿童诗 , 到了耄耋之年 , 依然笔耕不辍 。 他希望每一首诗都能给孩子们一些快乐 , 一点意想不到的东西 。 他用大白话来写诗 , 把日常的甚至有些琐碎的生活写成了诗 , 也因此把诗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生活 。
“我所有的诗 , 全都是从生活中来的 , 我可以一首一首告诉你们 , 生活中是怎么回事 。 写文章只是聊天而已 。 只要活着就聊啊聊 , 写啊写 , 不会有无话可说 , 无文可写的时候 。 ”他说 。
2013年9月 , 儿童诗集《我成了个隐身人》荣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 他也以90多岁高龄成为有史以来获得此奖项年龄最大的作家 。
颁奖词这样写道:“这是一部将奇异的童心发挥到极致的诗集 , 它以老者大清澈、大纯粹的生命状态为视角和切入点 , 将儿童的积极游戏精神和世纪老人的智性通透深度融会贯通 。 童话式的幽默 , 童谣式的天真 , 口语式的朴拙 , 是对中国本土儿童文学诗意文本在语言、方法和美学探索上的一个具有突破性的拓展 。 ”
有人说 , 人生是绕了一个大圈 , 到了老年 , 又变得和孩子一样了 , 而任溶溶却不大赞成“返老还童”的说法 , “我跟小朋友从来没有离开过” 。
他始终认为:“我的工作是给小朋友写书 , 这个工作太有意思了 , 万一我返老还童 , 再活一次 , 我还是想做这个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