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蜀相羡先贤,痛感君臣未际会!阿来详解杜甫为何爱写诸葛亮( 二 )


写蜀相 , 赞蜀相 , 羁旅途中还不忘念蜀相 。 离开成都路经夔州时 , 杜甫再次到当地的孔明庙凭吊 , 写出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 , 宗臣遗像肃清高 。 三分割据纡筹策 , 万古凌霄一羽毛 。 伯仲之间见伊吕 , 指挥若定失萧曹 。 运移汉祚终难复 , 志决身歼军务劳 。 ” 又在《古柏行》中 , 发出“志士幽人莫怨嗟 , 古来材大难为用”的感慨、伤感之情 。
|赞蜀相羡先贤,痛感君臣未际会!阿来详解杜甫为何爱写诸葛亮
本文图片

诗歌之外 , 我们该如何对待历史?
分清戏说与史事 , 并多一份“同情之理解”
阿来还从诗歌分析延伸开来 , 谈到他对《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一些理解 , “《三国演义》是小说 , 是演义 , 里面有一些对人物的过度神化、戏剧化 。 我们如果想要更真实认识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 , 还是要多回到《三国志》里 。 ”他举了在古典戏曲中大家比较熟悉的“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为例 , “其实客观冷静分析下来 , 那几次出祁山的做法 , 意义并不大 , 主要是一个姿态 。 还导致群众赋税徭役很重 , 劳民伤财 。 这也提醒我们 , 我们今天理解历史人物 , 要多一些角度 , 多一些眼光 , 而不是只凭借一个演义或者文学故事 。 在古典戏曲中 , 常常把曹操当成一个反面人物去塑造 , 其实从诗歌史、政治史的角度上 , 曹操身上还有不少可取之处 。 曹操是一个文学成就很高的诗人 , 是一代文豪啊 。 比如说 , 诗歌史中的‘风骨’一词 , 出处就跟曹操三父子的诗相关 。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阿来提醒我们 , 今天我们读历史故事 , 要有足够的分析、判断能力 。 “像《三国演义》或者《水浒传》里对义气的过度推崇 , 就不能在今天毫无批判性地接受 。 天下要有道、有礼(制度)、有法 , 社会才更有秩序 。 桃园三结义 , 在某种程度上 , 有较重的小团体拉帮结派的色彩部分 , 是值得警惕的 。 ”
阿来提醒我们 , 在杜甫所处的年代 , 诸葛亮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名气大 。 在杜甫“伯仲之间见伊吕 , 指挥若定失萧曹”的诗句中 , 我们可以看到 , 杜甫将诸葛亮比作分别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建立周朝的伊尹和吕尚 , 还比作辅佐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的功臣萧何和汉朝第二任宰相曹参 。 “在杜甫之前 , 没有哪位书写者如此高调评价诸葛亮 。 实际上 , 诸葛亮的政治成就 , 也当不起这样的高度赞誉 。 ”
纵然如此 , 也不影响杜甫这首诗的艺术成就 。 “我们今天读古诗 , 秉承的是‘对历史报以同情之理解’的态度 , 要站在历史人物当时的角度去理解古人 。 所以 , 我们今天读杜甫的诗 , 也要站在杜甫的角度 , 去理解他当时为什么对诸葛亮会有那样复杂的情感 , 因为这里面有杜甫对自己命运的联想 。 杜甫内心一直有一个辅助明君、治国安邦的大志 , 为此 , 他借着诸葛亮来抒怀 。 ”阿来说 。
在本次讲座的结尾 , 阿来总结道 , 杜甫在唐代书写下他对诸葛亮的一些情愫、看法 , 纵然不是绝对全面或者准确的 , 但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历史上对诸葛亮的评价 , 对蜀汉割据政权的评价 , 都无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角度 。 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代代的记录 , 让我们今天也因为信息更丰富 , 对历史的认识可以更立体 。